问题 | 如何应对公司不签劳动合同但不发工资的情况? |
释义 | 劳动者在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离职不发工资的情况下,可以寻求劳动行政部门的帮助,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和不签合同的赔偿。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法律分析 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离职不发工资,劳动者可以寻求劳动行政部门的帮助,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和不签合同的赔偿。《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一、劳动合同无效如何进行维权 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可以向工会反映,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报酬。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二、合同到期不发工资怎么办 合同到期不发工资可以通过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的方式维权。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拓展延伸 试用期被辞退不给工资没有劳动合同怎么办 试用期被辞退不给工资没有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利益。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结语 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依据,对于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离职不发工资等违法行为,劳动者应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者可以寻求劳动行政部门的帮助,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和不签合同的赔偿。在合同到期不发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