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法中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是以什么标准立案的? |
释义 | 法律分析:刑法中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立案标准,有下列行为之一,并且情节严重的,应当立案: 1、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 2、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 3、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一、什么是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如何认定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教学、科研和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认定: (一)本罪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界限。 两者在表现形式上可能是相同的,都是扰乱了国家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的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情节是否严重,是否使国家和社会遭受严重损失。如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是一般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二)本罪同妨害公务罪的界限。 (1)前者侵害的对象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后者侵害的对象是特定的国家工作人员。 (2)前者是聚众进行;后者可以是单个人进行。 (3)前者不限于采用暴力、威胁的方法;后者采用暴力、威胁的方法。 (三)本罪与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的界限。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的行为原本属于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的一种,本法鉴于国家机关正常活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将其单独规定为一罪。两罪的犯罪客体不同。本罪客体是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正常活动秩序。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两罪的犯罪对象不同,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的犯罪对象仅限于各级各类国家机关,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国家机关以外的其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四)与聚众扰乱公共场所、交通秩序罪的界限。 本罪与上述两罪的主体、客观方面均十分相似,主要区别在于上述两罪发生在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破坏的是公共场所的秩序;本罪发生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所在地,破坏的是这些单位的工作、生产、教学、科研秩序。 二、扰乱公共秩序罪会判多久 我国刑法中没有扰乱公共秩序罪,只有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但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属于刑事责任范畴。行为人破坏社会秩序的,构成寻衅滋事罪,承担刑事责任,并将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三、中国对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既遂的判刑标准? 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