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判断一桩案件是否构成牵连犯? |
释义 | 牵连犯是指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但其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情况。在虚假诉讼罪中,要成立牵连犯,需要满足三个条件:数罪必须出于一个犯罪目的,必须实施了两个以上独立的犯罪行为且触犯不同的罪名,数个犯罪行为之间必须有牵连关系。对于牵连犯的处罚原则,有两个原则:一是采取从一重处断的原则,二是采取数罪并罚的原则。 法律分析 一、构成牵连犯的要件 牵连犯,是指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但其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它罪名的情况。在虚假诉讼罪中,要想成立牵连犯,必须要满足以下的条件: 1、数罪必须出于一个犯罪目的。 2、必须实施了两个以上独立的犯罪行为且触犯不同的罪名。 3、数个犯罪行为须有牵连关系。 二、牵连犯的处罚原则 1、从一重处断原则。 2、数罪并罚原则。 拓展延伸 虚假诉讼罪的法律要素及牵连犯的处罚原则 虚假诉讼罪是指在诉讼过程中故意提供虚假证据、作伪证、隐瞒重要事实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导致法院作出错误判决或者裁定的行为。构成虚假诉讼罪的要素包括:故意、提供虚假证据或作伪证、导致错误判决或裁定。牵连犯是指在虚假诉讼罪中与主犯共同犯罪的人。根据我国法律,牵连犯的处罚原则主要包括:与主犯的犯罪行为程度、犯罪情节、犯罪后果等因素相结合,进行量刑。具体处罚可能包括罚款、有期徒刑、拘役等。在判决时,法院将综合考虑被告人的主观恶性、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依法作出公正的处罚决定。 结语 牵连犯是指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但其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情况。在虚假诉讼罪中,要成立牵连犯,必须满足数罪出于一个犯罪目的、实施了两个以上独立的犯罪行为且触犯不同的罪名、且这些犯罪行为之间有牵连关系的要件。牵连犯的处罚原则主要包括从一重处断原则和数罪并罚原则。具体处罚将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程度、犯罪情节、犯罪后果等因素,依法作出公正的处罚决定。 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七条,武装掩护走私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本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罪,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