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只要是经过公证的遗嘱有效期是永久的,经公证的遗嘱就一直有效,在继承开始后,按照经公证的遗嘱的办理遗产继承。但是遗嘱公证的诉讼期限是三年。没有公证过的遗嘱也是一直有效的。 一、立遗嘱需要公证吗? 立遗嘱不需要公证,具体如下: 1、除了公证遗嘱之外,其他形式的遗嘱可以不需要公证,没有经过公证的遗嘱符合法律规定的也是有法律效力的; 2、如果是订立的公证遗嘱的话,此时遗嘱要生效,就必须要按照规定办理公证手续。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构办理。我国法律并没有将公证作为遗嘱生效的必要条件。 二、老人自立遗嘱不经公正有效吗 老人自立遗嘱不经公证有效。如果需要办理遗嘱公证的,要由遗嘱人亲自到公证机关口述或书写遗嘱,公证人员要对遗嘱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认真审査,在确认其有效性后,由公证员出具《遗嘱公证书》。公证人员要对遗嘱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认真审査,在确认其有效性后,由公证员出具《遗嘱公证书》。 三、生前立遗嘱需要公证吗 遗嘱不必公证。是否公证,不影响遗嘱的效力。也就是说,遗嘱是否需要公证,只需要根据当事人的主观意愿来确定,这在法律上不是强制的。但是,经公证的遗嘱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的除外。遗嘱公证要求立遗嘱人亲自到公证处口述或者书写遗嘱,公证员应当认真审查遗嘱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公证人确认遗嘱有效后,应当出具遗嘱公证书。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遗嘱公证细则》第二十三条 公证遗嘱生效后,与继承权益相关的人员有确凿证据证明公证遗嘱部分违法的,公证处应当予以调查核实;经调查核实,公证遗嘱部分内容确属违法的,公证处应当撤销对公证遗嘱中违法部分的公证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三十六条 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