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因员工过错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是什么? |
释义 | 劳动合同解除的规定和情形。过失性辞退是指劳动者违反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即刻辞退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经济性裁员和企业富余职工辞职也导致劳动关系解除。劳动者可以在试用期内、被强迫劳动或未支付劳动报酬等情况下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满或达到终止条件时,劳动合同自然终止。 法律分析 一、因员工过错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是什么? 过失性辞退导致劳动关系的解除。过失性辞退即劳动者的行为违反《劳动法》和行政法规的规定,由用人单位予以辞退而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消灭。 过失性辞退是指企业在劳动者有过错的情况下,无须提前30天通知,而即刻辞退职工的行为。 《劳动法》25条规定过失性辞退主要有以下情形: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其他的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形 1、经济性裁员和企业富余职工辞职导致劳动关系解除。用人单位濒临破产或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的,被裁员人员即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 《劳动法》第27条对此类劳动合同的解除作了明确规定。企业富余人员辞职按国务院有关规定是允许的,同样也导致劳动关系的解除。 2、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导致劳动关系的解除。 《劳动法》第32条规定了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3种情况: (一)在试用期内; (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3、劳动合同终止导致劳动关系的自然解除。劳动合同的终止,即“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结语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因员工过错、经济性裁员、企业富余职工辞职、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终止等情形而解除。过失性辞退是用人单位在劳动者有过错的情况下即刻辞退职工的行为。同时,劳动者也有权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如在试用期内、被强迫劳动或未按照合同支付报酬等情况下。劳动合同的终止也会导致劳动关系的自然解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三条 【工会在劳动合同解除中的监督作用】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六条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