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取保候审期间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种强制措施,但并不会完全剥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如果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发现集会、游行等活动存在安全隐患,应该及时向司法机关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被告人的人身安全。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被取保候审人应当遵守取保候审期间的限制和要求,不得离开指定的居所和指定区域,不得接触被害人、证人和其他涉案人员,不得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条规定:“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公安机关可以处以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可以处以五日以下拘留,并可以处以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携带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物品的;(二)扰乱公共秩序的;(三)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不按照规定报告或者未经批准的,公安机关可以责令改正、解散、取缔,可以处以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以五日以下拘留,并可以处以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