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事业单位辞退在编人员条件 |
释义 | 法律分析:事业单位在编职工辞职按照《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办理。首先是在编职工向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提出辞职书面申请;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收到辞职书面申请后,一般应在三个月内,给予书面批复,对批复同意的发给辞职者本人辞职证明书。 一、离职和辞职的区别与依据 辞职是离职的一种。辞职是指职工根据劳动法规或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提出辞去工作从而解除劳动关系。辞职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二是根据职工自己的选择,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离职包括:开除、除名、辞退、辞职、自动离职等。 三、调动与辞职后再入编区别 1、针对人群不同 调动工作针对的是在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岗位进行工作的人群;而辞职不论任何企业行业都是可以发生的。 2、性质定义不同 工作调动是指员工被调动到公司内部的另外一个不同领域中去接受某种工作安排。 辞职即辞去职务,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 3、流程不同 调动工作:个人提出申请——单位审批——新单位商调(即审查档案)——新单位出具调令——原单位出具行政工资介绍信——个人持行政工资介绍信到新单位报到。 辞职:个人提出申请——单位审批——单位出具同意辞职决定——个人将档案转至同级人才交流中心。 4、工龄的计算方式不同 调动工作的话工龄一般会连续计算。 辞职从原单位到新单位,新单位一般只认可在该单位的工龄。 如果是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人员辞职后被全民所有制单位重新录用,根据《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第十条,辞职前和录用后的工龄合并计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