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私人买卖假口罩是否违法? |
释义 | 私人倒卖假口罩是犯法的,属于非法经营,可以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被卖口罩的骗了应及时固定证据并报警。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生产、销售伪劣的防治、防护产品、物资,或者生产、销售假药、劣药构成犯罪,将受到法律处罚。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也将受到相应刑罚。 法律分析 一、私人倒卖假口罩犯法吗 私人倒卖假口罩是犯法的,医用口罩属于医疗器械,没有经营资质属于非法经营,金额少的一般够不上犯罪,但可以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 非法经营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的犯罪: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者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结算业务的; (四)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被卖口罩的骗了怎么办 被卖口罩的骗了,应当及时固定证据并报警。 《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生产、销售伪劣的防治、防护产品、物资,或者生产、销售用于防治传染病的假药、劣药,构成犯罪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假药罪或者生产、销售劣药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结语 私人倒卖假口罩属于非法经营,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非法经营行为可能导致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被卖口罩的骗了应立即保留证据并报警。根据《刑法》及相关解释,生产、销售伪劣防治产品、假药、劣药等行为构成犯罪,将依法从重处罚。此外,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者可处以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并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者可处以有期徒刑并罚金,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者可处以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罚金或没收财产。以上为您提供的法律解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17修订):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生产、销售、进口产品或者提供服务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查处,记入信用记录,并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公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2021修正):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进口或者出口属于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或者以不合格进出口商品冒充合格进出口商品的,由商检机构责令停止进口或者出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17修订):第三章 标准的实施 第二十六条 出口产品、服务的技术要求,按照合同的约定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