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和解涉嫌职务侵占罪吗? |
释义 | 职务侵占罪不可以达成刑事和解,但可以达成民事和解。职务侵占罪属于侵犯财产罪,如果职务侵占罪是因民间纠纷引起的,并且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当事人之间可以达成民事和解,但不能免除刑事责任,只是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一、夫妻之间一方私自携钱款远走属于犯罪吗 夫妻之间如哪方私自携钱款远走属于民事纠纷,是否构成违法需要视情节而定。 1、一方对夫妻存续期间的财产的处分,需征得配偶的同意。一方携款远走,可以协商解决或者报警追回钱物; 2、如果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构成侵犯财产罪。 所谓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可处分性的)。民事纠纷作为法律纠纷的一种,一般来说,是因为违反了民事法律规范而引起的。民事主体违反了民事法律义务规范而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权利,由此而产生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民事争议。总的来讲,民法就是处理平等主体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所以所有违反这一概念的行为就会引起民事纠纷。 民事纠纷的特点包括: 1、民事纠纷主体之间法律地位平等; 2、民事纠纷的内容是对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 3、民事纠纷的可处分性。分别于行政争议和刑事争议。 根据民事纠纷特点和内容,可将民事纠纷分为两大内容:一类是财产关系方面的民事纠纷,包括财产所有关系的民事纠纷和财产流转关系的民事纠纷。另一类是人身关系的民事纠纷,包括人格权关系民事纠纷和身份关系的民事纠纷。 民事纠纷的解决途径如下: 1、和解纠纷当事人就民事纠纷自行协商并达成协议,从而消灭争议; 2、调解由第三方(调解组织)就纠纷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停、说和,从而解决纠纷。调解达成的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但是具有法律效力,其效力类似于合同,对双方都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3、仲裁财产纠纷双方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仲裁委员会予以裁决。仲裁机构的性质为民间组织,但是其所作裁决书具有法律约束力,并且具有强制执行力; 4、民事诉讼通过人民法院在平等主体之间行使国家审判权,解决平等主体之间民事权利义务纠纷。 二、刑事和解哪些适用范围 双方当事人进行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为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以及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三、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 下列的公诉案件,在一定条件下,当事人之间可以进行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 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第二百九十条 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