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多久才发放工资 |
释义 | 劳动仲裁可申请的时限是一年,包括工资不发放和其他劳动争议。根据《劳动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者可因确认劳动关系、合同履行、解除、离职等问题申请仲裁,而离职后一年内仍可申请仲裁。劳动者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应及时行使申请劳动仲裁的权利。 法律分析 一、多久不发工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只要公司不按期发工资,劳动者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 二、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争议有哪些 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争议有: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三、离职多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离职一年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结语 劳动仲裁是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途径。根据《劳动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只要公司未按期支付工资,劳动者即可申请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的争议范围广泛,包括劳动关系确认、劳动合同履行、辞职等方面的争议。离职后一年内仍可申请劳动仲裁,但若劳动关系终止,则提起申请的期限为劳动关系终止后的一年。劳动仲裁为劳动者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救济途径,应当积极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章 总则 第九条 【劳动监察】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三十条 【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二十四条 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