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司法调解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
释义 | 司法所调解的人民调解协议书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没有经过司法确认前还不具有强制执行力。经过法院的司法确认后,人民调解协议书承裁了强制执行力,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当事人应按约定履行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 法律分析 司法所调解是以人民调解形式完成,制作的人民调解协议书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没有经过司法确认前还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如查人民调解协议书经过法院的司法确认后,则承裁了强制执行力,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人民调解协议书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纠纷当事人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道德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协商、互谅互让,对纠纷的解决自愿达成一致意见的意思表示。其中纠纷简要情况栏应当载明纠纷事实、争议事项及双方责任;协议栏应载明各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写清履行协议的时间、地点和期限,当事人签字按手印,调解人签字加盖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1条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调解协议。 拓展延伸 司法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及相关争议 司法调解协议是一种通过调解方式解决纠纷的法律工具。其法律效力在不同司法管辖区存在争议。一些地区的法律明确规定司法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具备与判决和裁决相同的执行力。然而,在其他地区,司法调解协议可能仅具备合同效力,需要经过法院的确认才能强制执行。相关争议主要集中在司法调解协议的强制力、司法审查的程度以及违约责任等方面。一些人认为司法调解协议应该具备与判决和裁决相同的法律效力,以促进纠纷的快速解决和当事人的自主选择权。然而,其他人则担心司法调解协议可能会导致不公平的结果或违背公共利益。因此,为了确保司法调解协议的公正和合法性,法律界和学术界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讨论相关问题,以制定明确的法律规定和指导原则。 结语 司法调解协议是以人民调解形式达成的一种解决纠纷的法律工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然而,其强制执行力需要经过法院的确认。在不同司法管辖区,对于司法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存在争议。为确保司法调解协议的公正和合法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讨论相关问题,制定明确的法律规定和指导原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五章 调解协议 第三十条 口头调解协议自各方当事人达成协议之日起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五章 调解协议 第二十八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制作调解协议书。当事人认为无需制作调解协议书的,可以采取口头协议方式,人民调解员应当记录协议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五章 调解协议 第二十九条 调解协议书可以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二)纠纷的主要事实、争议事项以及各方当事人的责任; (三)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内容,履行的方式、期限。 调解协议书自各方当事人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人民调解员签名并加盖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之日起生效。调解协议书由当事人各执一份,人民调解委员会留存一份。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