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合同终止后如何办理手续? |
释义 | 劳务合同的工作辞职手续包括申请离职、移交工作、办理社保转移和结算工资等。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提前通知用人单位或在试用期内提前通知也可以解除合同。劳动者还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况包括用人单位未提供劳动保护、未支付劳动报酬、未缴纳社保费、违反法律损害劳动者权益等。 法律分析 一、签了劳务合同的工作辞职怎么办理手续 1、申请离职(向主管部门申请)的申请书;申请内容需符合离职条件; 2、申批通过(主管部门负责人签字); 3、移交工作(向单位、公司安排的接班人移交自己手头的工作、资料);并通过审查认可;签定移交清单(工作单位办理)。 4、办理社保、医保转移手续及失业手续(社保局办理); 5、如在公司或单位住宿;需办理离厂手续。获得放行认可; 6、如公司或单位机要部门、岗位还需签订离职后的保密协议; 7、结算工资和离职待遇(财务部门和人事部门办理)。 8、根据自行情况选择合适的离职、离别形式。(如感谢、茶话、宴请等); 9、国家机关和单位还需办理人事档案调离手续;一般带户口、高学历、高职称的职工则一般将人事档案调往人才市场; 二、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结语 工作辞职需要办理一系列手续,包括申请离职、移交工作、办理社保医保转移、结算工资等。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并符合规定条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未提供劳动保护、未支付劳动报酬或未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也可解除劳动合同。请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离职方式,并遵守相关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八条 【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七条 【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五十条 【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