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防止经济适用房不适用 |
释义 | 继最近《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出台之后,关于经济适用房的管理办法应该也会很快出台。怎样管理和经济适用房是很重要的,但是,我觉得最关键的并不在这里,而是在怎样建设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就经济适用房来说,不调整怎样进行建设的思路,很可能会形成经济而不适用的情况,结果并不能达到真正缓解低收入人群居住问题的目的。 今年春天时我去了次,被朋友邀请到他租住的家里住了一天。我在小区里转了一圈,小区规模很大,造得很漂亮,房型很新颖,绿化面积很大,白色水泥路面宽阔程度可以并行多辆汽车,还有很大的水泥广场,但进出的人烟稀少,进出基本是小车。问了朋友,原来这是个已经建设完工数年的经济适用房小区,小区周边没有基本的商业配套,也没有公交配套,离交通主干道还有数公里路,人们进出主要的方式或者是自备车,或者是乘出租车或黑车。像这样的经济适用房小区,外观很漂亮,还是北京树的一个“样板”,其实很失败,是经济而不适用。在中国,近代化城市的建设,包括房产的开发,比较早,有很多经验、教训。过去上海有句流行的话,叫“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之所以会有这样一句话,是因为那时上海就业、商业、教育卫生、城市交通的集中地是在浦西,住到浦东去的话,就生活来说缺乏商业配套和教育卫生配套,就工作来说缺乏交通配套,面临着失去就业机会的严重问题,也就是说,即使浦东有房子也不适用,因此,人们就宁愿只要浦西一张床,而不要浦东一间房了。现在政府建设经济适用房,一定要吸取上海这一城市近代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避免再出现类似的这种问题。但就目前的经济适用房建设状况来看,并没有很注意所建设房屋的适用性问题。住房的适用不只是一个面积和室内配套问题,更重要的是它的外部环境。所谓外部环境的关键,对低收入阶层来说,不是房子外观和小区布局漂不漂亮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商业、交通和教育卫生,内在的根本则是生活和就业。现在一些经济适用房建设,为了降低成本一般选择土地价格比较低廉的远郊农村地区,商业和教育卫生配套缺乏,生活非常不方便。本来是因为经济收入不好而居住经济适用房,结果却是大大提高上班的交通成本,进行终身教育的成本也随之提高,反而陷入了就业成本高昂的泥潭,最终减少了就业机会,使人们变得更加贫穷。要让经济适用房真正适用,就必须像一般的商品房开发一样选择地块。一般的商品房如果不适用是卖不掉的,所以在选择地块方面很讲究,但相应的土地价格也比较高。经济适用房建设跟一般商品房一样选择地块,也就解决了适用问题。那么,比较高的土地成本怎么办有关部门只要改变自己的观念就可以了,也就是说,有关部门应该摆脱形象工程观念,不要用形象工程的思维去建设经济适用房。一般来说,容积率较低则小区外观较漂亮,较符合形象工程,但房价中的土地成本也就较高。容积率高了,小区会比较拥挤,外观比较不漂亮,但房价中的土地成本就较低。经济适用房建设是解决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完全可以用提高容积率的办法进行建设,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建造最大面积的住房,最大化降低土地成本。这样,居住者虽然住得比较拥挤,但却能够廉价而适用,用不着像我在北京看到的所谓“样板”那样,住的全是乘出租车上下班的“穷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