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夫妻共有财产离婚时如何分配? |
释义 | 夫妻共有财产离婚时的分配原则是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可以通过协议或法院判决来处理。个人婚前财产在离婚时不参与分割,而夫妻婚后共同财产可以通过协议或法院判决进行实物分割、变价分割或作价补偿等方式进行分割。 法律分析 一、夫妻共有财产离婚时如何分配? 夫妻共有财产,在离婚时,应当按照以下方法来分: 1、夫妻双方可以对共有财产达成协议,约定如何分割共有财产; 2、夫妻双方协商不成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共有财产分割诉讼,请求人民法院进行判决,人民法院在判决时,应当考虑共有财产的具体情况,再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 我国的夫妻财产制度实行的是共同共有制,它原则上不考虑各方对财产贡献的大小或收入的有无及高低,离婚时一般均等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的权益的原则判决。”协议分割,只要双方自愿即可,坚持自愿原则,没有固定的比例。按均等原则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这也是男女平等原则的体现。除此之外,在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中还应体现: 1、照顾妇女、未成年子女的原则; 2、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原则; 3、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的原则; 4、尊重当事人意愿,财产约定优先于法定的原则。 相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二、个人婚前财产在离婚时如何分割? 在离婚时,婚前个人财产属于夫妻个人财产,离婚时不参与分割;夫妻婚后取得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可以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实物分割、变价分割、作价补偿等方式,实现离婚财产分割的目的。 结语 夫妻共有财产离婚时,可以通过协议或法院判决进行分割。根据我国的夫妻财产制度,离婚时一般均等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在分割过程中,应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的权益,并遵守照顾妇女、未成年子女原则、有利于生产和生活原则、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原则,以及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个人婚前财产在离婚时属于夫妻个人财产,不参与分割,而婚后共同财产可由双方协议处理或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方式进行分割,以实现离婚财产分割的目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一章 赠与合同 第六百五十八条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