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有哪些
释义
    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在于法律性质、合同主体要求、合同主体地位和合同内容等方面,临时用工合同属于劳务合同,而劳动合同属于《劳动合同法》范畴,且劳动合同要求一方为劳动者,另一方为用人单位,具有从属关系,需提供劳动条件和保护用品,而劳务合同对主体没有特殊要求,合同内容以法定为多。在中国法律制度中,为保障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可以考虑与临时工签订劳务协议或从劳务派遣公司找临时工签订派遣协议。
    法律分析
    一、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有哪些?
    临时用工合同一般是劳务合同,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区别是:
    (一)二者的法律性质不同。
    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依据,属于《劳动合同法》的范畴;劳务合同是建立民事、经济法律关系的依据,属于《民法典》的范畴。
    (二)对合同主体要求不同。
    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务合同的主体既可以都是公民,也可以都是法人,或者是公民与法人,劳务合同对主体没有特殊要求。
    (三)合同主体的地位不同。
    劳动合同签订后,劳动者便成为用人单位的一员,二
    者的关系具有从属性,劳务合同的主体之间并不存在从属关系,双方始终是相互独立的平等主体,以自己的名义分别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
    (四)合同的内容不同。
    劳动合同的一方当事人用人单位要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用品;劳务合同无须规定这方面的内容。
    二、劳动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1)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特定的。必须一方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用人单位或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和个人;另一方是具有劳动权力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劳动者。
    (2)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存在着管理关系,即劳动者一方必须加入到用人单位一方中去,成为该单位的一名职工,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并依法取得劳动报酬。
    (3)劳动合同的性质决定了劳动合同的内容以法定为多、为主,以商定为少、为辅,即劳动合同的许多内容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规定,如工资、保险、保护、安全生产等,而当事人之间对合同内容的协商余地较小。
    事实上,在我国法律制度中是没有临时工的概念的,所以为了保障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如果用人单位招聘的是临时工,可以考虑跟临时工签订劳务协议,或者直接从劳务派遣公司找临时工,这样可以跟被派遣的员工签订派遣协议。
    结语
    临时用工合同与劳动合同在法律性质、合同主体要求、合同主体地位和合同内容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依据,属于《劳动合同法》的范畴,而劳务合同是建立民事、经济法律关系的依据,属于《民法典》的范畴。劳动合同对合同主体有特定要求,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而劳务合同对主体没有特殊要求。劳动合同的主体之间具有从属性,而劳务合同的主体之间不存在从属关系。此外,劳动合同的内容需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用品,而劳务合同无须规定这方面的内容。在中国法律制度中,临时工的概念并不存在,为保障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可以考虑与临时工签订劳务协议或从劳务派遣公司找临时工并签订派遣协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五十九条 【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
    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六十七条 【用人单位不得自设劳务派遣单位】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6: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