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法对休息有哪些具体规定 |
释义 |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顷磨森资报酬。 以下是劳动法对休息的具体规定: 1、休息日: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即每七日中应当有至少一日不工作。休息日可以轮休,但一周内至少应该有一天全面休息。 2、 法定节假日:在法定节假日期间,劳动者享有连续的休息时间。如果需要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内工作,应当安排补休。 3、 排班制规定:对于采用排班制的企业或单位,按照实际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劳动者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累计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休息时间不得少于11小时。而且连续工作6天后,如遇休息日需给予休息,或者按照轮班安排,轮流休息。 4、加班费:超时工作的劳动者应当按照规定支付加班费。 5、 带薪年休假:从其他国家或地区(地)进入中国境内工作的外籍劳动者或者台、港、澳地区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有年度带薪休假。 总之,《劳动法》明确规定了劳动者的法定休息日,排班制工作时间规定和加班费标准。此外,用人单位还应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和工作时间,适时给予带薪年休假。 综上所诉,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困渣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九条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