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判缓刑会提前通知家属吗 |
释义 | 判缓刑不会提前通知家属,缓刑对象是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判缓刑后需交付执行,缓刑考验期内需服从监督,未违反规定则原判刑罚不再执行。 法律分析 一、判缓刑会提前通知家属吗 判缓刑不会提前通知家属,法院判缓刑后一般自缓刑的判决作出之日起,当事人办理完相关手续就可以回家,一般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一般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其罪行较轻,法益侵害程度较小。相反,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一般罪行较重,因此,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和人身危险性小而被判较轻刑罚的犯罪分子。 二、判完缓刑后的流程 判完缓刑后的流程如下: 1.缓刑判决从依法确定之日起,人民法院就应当立即交付执行。对宣判前关押的罪犯,在宣判后予以释放,即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不应再继续关押。 2.应当依法移送公安机关交付考察。 3.实行亲属责任担保和经济担保的方法,敦促缓刑犯自觉接受改造。为了更好有效地监控,敦促缓刑人员认罪伏法,自觉接受监督改造,在落实其他措施的同时,可让缓刑犯写出保证书,保证遵纪守法,不再犯罪等等,还可以让缓刑犯的亲属写出担保书,并填写监督缓刑考察责任书进行担保,使他们知道自己负有一定的监督、教育责任,如果缓刑犯重新违法犯罪,就要追究其担保亲属相应的责任。 4.人民法院应当做好缓刑犯的回访考察工作,不定期检查缓刑犯的执行情况。 5.做好缓刑考验期满的宣布工作。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三、判缓刑还要坐牢吗 判缓刑一般不要坐牢。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虽然在缓刑考验期内不要求被收监服刑,但在缓刑考验期内,应当遵守规定,服从监督,定期向考察机关汇报自己的活动情况,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请考察机关批准。考验期满,未违反规定的,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 结语 判缓刑不会提前通知家属,缓刑的对象一般是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判完缓刑后的流程包括交付执行、移送公安机关考察、实行亲属责任担保和经济担保等。缓刑考验期内犯罪分子不需要坐牢,但需遵守规定、服从监督,并定期向考察机关汇报活动情况。如未违反规定,考验期满后原判刑罚不再执行。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五节 逮 捕 第一百三十四条 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是指同时具备下列情形: (一)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 (二)有证据证明该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三)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 前款规定的“犯罪事实”既可以是单一犯罪行为的事实,也可以是数个犯罪行为中任何一个犯罪行为的事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四章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第三百零一条 在审理过程中,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动投案或者被抓获的,人民法院应当终止审理。 没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财产确有错误的,应当予以返还、赔偿。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章 特别程序 第一节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第三百二十四条 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采取适合未成年人的方式,耐心细致地听取其供述或者辩解,认真审核、查证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和线索,并针对其思想顾虑、恐惧心理、抵触情绪进行疏导和教育。 讯问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有女工作人员在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