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第二次法院裁决结果如何? |
释义 | 离婚案件中,第一次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并不意味着第二次一定会判离。法院内部会考虑多种因素,如夫妻感情的好转、军婚的保护原则、当事人住房困难、老年人离婚、一方有特殊生活困难以及一方情绪激动等。即使第二次起诉,法院仍会慎重考虑是否叛离,调解仍是主要选择。因此,当事人不应过于自信,而应注意收集关键证据。 法律分析 实践中,有些离婚诉讼当事人会这么认为,第一次法院判决不准离婚,第二次再起诉,法院就一定会判离,那么,这种观点是没有法律依据的。虽然当事人第二次起诉法院叛离的概率比较大,法院内部往往也以“反复诉讼”作为影响离婚案件判决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毕竟不一定符合必然判离的法定条件,若第二次法院仍不叛离,即便当事人上诉,结果往往也不会改变。第二次法院会判离婚吗一般来讲,对于以下几种情况,即使第二次起诉,法院也会很慎重考虑是否叛离,遇到以下情况的案件要格外慎重,不要过于自信而忽视了关键证据的收集。 1、第一次判决不准离婚或调解和好,但之后夫妻感情有好转迹象,感情可能修复的。 2、军婚的。军婚受到保护,这是新中国建立之前就形成的原则,现在依然规定在现行法律之中。对于军婚,如果没有法定叛离的情节,军人一方又坚决不肯离婚,即使是第二次起诉,法院判离的可能性也不大。 3、当事人住房困难的。若当事人离婚后住房没有着落,考虑到当事人的实际生活问题,法院也会格外慎重。 4、老年人离婚的。老年人离婚,涉及的法律和实际问题较多。一般老年人,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离婚案件中,一方或双方往往已没有工作,退休在家,也没有能力再购房,离异后,很难再婚。对于老年人离婚的,若另一方坚决不同意离婚,法院判决也会相对慎重。 5、一方当事人有特殊生活困难的。比如,一方有工作能力,收入较高;另一方没有工作能力,或基本没有收入能力,但为家庭做出了较大贡献。一旦离婚,另一方没有收入来源,这种情况下,即使一方第二次起诉离婚,但法院还是会以调解为主,慎重叛离。 6、一方当事人情绪激动,易做出极端行为的。比如,以自杀、无理上访、投诉等方式给法官和对方当事人施加压力的,法院一般还是要酌情考虑这些因素的。 结语 离婚案件的判决并非一定会因第二次起诉而改变,这种观点缺乏法律依据。虽然第二次起诉叛离的可能性较大,但法院仍需慎重考虑是否叛离,尤其是在夫妻感情有好转、军婚、住房困难、老年人离婚、特殊生活困难或情绪激动等情况下。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作出判断,因此当事人应收集关键证据,避免过度自信而忽视案件的复杂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七十七条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登记条例:第三章 离婚登记 第十二条 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 (一)未达成离婚协议的; (二)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 (三)其结婚登记不是在中国内地办理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八十条 完成离婚登记,或者离婚判决书、调解书生效,即解除婚姻关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