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事故我方主责,对方次责,我方受伤严重,怎样索赔 |
释义 | 机动车事故责任划分原则:负次要原因责任者承担30%赔偿责任;非机动车、行人有过错,机动车负主要责任者承担70%赔偿责任;机动车无原因责任者承担非机动车、行人20%赔偿责任。 法律分析 机动车之间发生,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按下列原则对当事各方的总损失进行赔偿比例划分:当事人负次要原因责任的,承担30%的赔偿责任。非机动车、行人有过错的,机动车一方负主要责任的,应承担非机动车、行人一方70%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无原因责任的,应承担非机动车、行人一方20%赔偿责任 拓展延伸 交通事故责任分配及受伤索赔流程 交通事故责任分配及受伤索赔流程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根据事故责任的划分以及受伤程度,进行相应的索赔程序。首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证据,确定事故责任的主次。如果我方被认定为主责,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对方被认定为主责,其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其次,针对我方受伤严重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索赔:1.收集相关证据,包括医疗记录、照片、证人证言等;2.与保险公司联系,提供索赔申请,并按照其要求提供相关文件;3.与对方当事人协商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索赔事宜;4.如有需要,寻求法律援助或委托律师代理索赔。在整个索赔流程中,我们需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并保持与保险公司、律师等的沟通协调,以争取合理的赔偿。 结语 合理的交通事故责任分配及受伤索赔是保障当事人权益的重要环节。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应承担相应责任。对于机动车事故,根据责任程度划分赔偿比例,主次责任明确。在受伤索赔过程中,我们应收集证据、与保险公司协商,并有需要时寻求法律援助。通过合理的程序,维护自身权益,争取公正的赔偿。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八条 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的相关计算标准,依照前款原则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七条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额。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九条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