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哪些情况不适用缓刑规定?
释义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一般不适用缓刑,特别是再次侵犯、无悔罪表现、不交出违法所得或其他不宜适用缓刑的情况。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也不适用缓刑。适用缓刑的条件包括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有悔改表现且不会再危害社会、不属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法律分析
    不适用情况: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4种情形一般不适用缓刑
    2007年4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出台的新的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司法解释,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适用缓刑情形予以规范,以列举的方式进一步明确:四种情形一般不适用缓刑。
    根据这一司法解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符合刑法规定的缓刑条件的,依法适用缓刑。但是,司法解释同时明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不适用缓刑:因侵犯知识产权被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后,再次侵犯知识产权构成犯罪的;不具有悔罪表现的;拒不交出违法所得的;其他不宜适用缓刑的情形。
    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刑法修正案八修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74条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缓刑的适用条件:
    其一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
    其二是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法院认为暂不执行所判刑罚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
    其三是犯罪分子不属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拓展延伸
    缓刑规定的适用范围及限制条件是什么?
    缓刑规定是刑法中的一项特殊规定,用于对犯罪分子进行刑罚的减轻或暂缓执行。其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如下:缓刑适用于犯罪行为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有悔罪表现且不需要立即执行刑罚的情况。限制条件包括:犯罪行为不能涉及特定严重罪行,如暴力犯罪、贩毒等;犯罪分子必须主动申请缓刑,并且符合法定的缓刑条件;必须有有效的社区矫正计划,并接受相关机构的监督和指导;缓刑期间必须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区规章制度;且在缓刑期满后,没有再犯罪行为。缓刑规定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旨在平衡刑罚的严厉与社会的教育、改造与回归,促进犯罪分子的改恶从善,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结语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一般不适用缓刑,根据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四种情形一般不适用缓刑。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也不适用缓刑。缓刑的适用条件包括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分子有悔改表现且不再危害社会、不属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缓刑规定旨在平衡刑罚的严厉与社会的教育、改造与回归,促进犯罪分子的改恶从善,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五十七条 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八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二百三十一条 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二节 妨害司法罪 第三百零八条 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7:2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