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诬陷别人敲诈勒索属于什么罪? |
释义 | 诬陷他人敲诈勒索属于诬告陷害罪,可能受到刑事处罚。举报他人需提供真实证据,否则可能自身涉嫌诬告陷害罪。诬告陷害罪与报复陷害罪的区别在于客体、对象、主体、行为和目的等方面。公民若被敲诈勒索,应向公安机关报案,但需注意提交真实证据,避免涉嫌诬告陷害罪。 法律分析 一、诬陷别人敲诈勒索属于什么罪? 1、诬陷别人敲诈勒索可能会被认定为犯了诬告陷害罪。 被诬告的人可以到公安机关报警处理,依法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并要求对方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并给予赔偿。要举报他人诈骗需要有相关的证据,无证据或者有证据但是公安机关或者法院不采信,那么也是涉嫌诬告,对方如果追究也会负相应的刑事责任的。 2、涉嫌犯诬告陷害罪可能会受到的处罚: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二、诬告陷害罪与报复陷害罪的区别是什么? 诬告陷害罪与报复陷害罪的区别包括客体要件不同、对象不同、主体不同等。 1、客体要件不同 前者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后者侵犯的是公民的民主权利。 2、对象不同 前者的对象是一切公民;后者的对象是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与举报人。 3、主体不同 前者是一般主体;后者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行为表现不同 前者表现为捏造犯罪事实,作虚假告发;后者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进行报复陷害 5、目的不同 前者是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后者是一般报复的目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了报复陷害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利用职权、捏造犯罪事实,并向有关机关告发的,完全符合诬告陷害罪的特征,应定诬告陷害罪,不定报复陷害罪。 公民若是被他人敲诈勒索了,那么无疑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举报的时候,需要提交真实的证据。若因为想要让他人受到刑事处罚,就伪造相关证据,并带着伪造的证据到公安机关举报,那么举报者就有可能会被认定为犯了诬告陷害罪。 结语 举报他人敲诈勒索需要谨慎,应提供真实证据。若伪造证据举报他人,可能构成诬告陷害罪。被诬告者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恢复名誉并追究对方刑事责任。涉嫌犯罪者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处罚,情节严重者则可能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诬告陷害罪与报复陷害罪的区别在于客体、对象、主体、行为表现及目的等方面。因此,在举报他人时,请确保提供真实证据,避免涉嫌诬告陷害罪的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八条 扰乱、冲击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依法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造成公共秩序混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