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淘宝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怎么处理 |
释义 | 法律分析:一、淘宝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怎么处理 (一)进行虚假宣传经营者(广告主)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可根据情节处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进行虚假宣传广告经营者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 《广告法》第37条规定的罚款,指广告费用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停止其广告业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进行虚假宣传的连带责任 《广告法》第38条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广告主应负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承担全部民事责任。 二、淘宝虚假宣传的主要行为 1、服务不存在; 2、宣传的与实际不符; 3、夸大效果; 4、虚构、伪造或者无法验证的信息; 5、误导消费者的宣传; 6、违禁时限用语。 三、虚假广告宣传从重处罚的情形 (1)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受到处罚后,再次实施的,增加20%; (2)雇佣或者伙同他人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的,增加20%的罚款额; (3)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增加20%的罚款额; (4)刊登、发布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声明性公告的,增加20%的罚款额; (5)隐瞒事实、提供虚假材料的,增加30%的罚款额; (6)拒绝监督检查,阻碍执法人员进入其经营场所或者其他违法行为实施地,抢夺与违法行为有关的财物、资料等,采用暴力手段的,增加40%的罚款额;未采用暴力手段的,增加30%的罚款额; (7)无正当理由不按《询问通知书》指定的时间和地点接受询问的,增加10%的罚款额;拒不接受询问,阻扰调查的,增加20%的罚款额; (8)不履行法定义务,经告知后仍然拒不提供有关帐册、协议、单据、文件、记录、业务函电和其他资料的,增加20%的罚款额; (9)虚假宣传行为造成他人严重损害或者引起群体投诉的,增加40%的罚款额; (10)其他应当从重处罚的情形。 当事人被行政处罚之后,认为处罚是比较正确的情况下,只要履行行政处罚书就可以,如果对处罚有不服气的情况下,也是可以在收到处罚书之后,申请诉讼。不过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是行政诉讼都是有法定的诉讼时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二条规定: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虚假宣传的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 (一)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商家的虚假宣传行为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二)商家虚假宣传赔偿的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虚假宣传赔偿,依照其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