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死刑是否适用于未成年人杀人案件? |
释义 | 未成年人只有在年满十四周岁时才能对故意杀人罪承担刑事责任。同时,根据犯罪情节,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具体判决年限将根据犯罪情节而定。虽然未成年人犯罪情节可能非常严重,但他们仍不能被判处死刑。未成年人杀人是否犯罪以及自首后如何判刑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刑法规定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且从轻或减轻处罚。 法律分析 未成年人只有在年满十四周岁时才能对故意杀人罪承担刑事责任。同时,根据犯罪情节,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具体判决年限将根据犯罪情节而定。虽然未成年人犯罪情节可能非常严重,但他们仍不能被判处死刑。 一、未成年人杀人犯法吗 未成年人杀人是否犯罪根据未成年人年龄不同而有所不同,也根据未成年人杀人是故意或是过失而有所不同。未成年人杀人是否犯罪不能一概而论。若是该未成年人不满十四周岁,那么未成年人杀人不构成犯罪。若是该未成年人年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那么未成年人故意杀人构成故意杀人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若是该未成年人是过失杀人,则不构成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若是该未成年人年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则其无论是故意或是过失杀人都构成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未成年杀人自首会怎么判刑 未成年人犯罪应当减轻处罚,自首后应当从轻减轻处罚。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最终量刑要根据案件情节、受害人有无过错、是否是正当防卫或防卫过当、是否赔偿受害人、是否取得受害人亲属谅解等确定刑期,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结语 未成年人杀人犯法吗?根据未成年人年龄不同和犯罪情节,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但未成年人犯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判处何种刑罚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未成年人杀人不一定构成犯罪,但若故意杀人则构成故意杀人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且可从轻或减轻处罚;若为过失杀人则不构成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未成年人犯罪应当减轻处罚,自首后应当从轻减轻处罚,具体量刑要根据案件情节、受害人有无过错、是否是正当防卫或防卫过当、是否赔偿受害人、是否取得受害人亲属谅解等因素确定。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九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