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伪造货币罪司法解释
释义
    伪造货币罪司法解释
    [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于问依题的解释》(2000.9.8法释〔2000]26号)
    为依法惩治伪造货币,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等犯罪活动,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审理这类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伪造货币的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不满三万元或者币量在二百张(枚)以上不足三千张(枚)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伪造货币的总面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属于“伪造货币数额特别巨大”。
    行为人制造货币版样或者与他人事前通谋,为他人伪造货币提供版样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七条本解释所称“货币”是指可在国内市场流通或者兑换的人民币和境外货币。
    货币面额应当以人民币计算,其他币种以案发时国家外汇管理机关公布的外汇牌价折算成人民币。
    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2001.回.ZI法[2001〕8号)
    伪造货币罪
    伪造货币罪是指违反国家货币管理法规,仿照货币的形状、色彩、图案等特征,使用各种方法非法制造出外观上足以乱真的假货币,破坏货币的公共信用,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行为。
    概念
    指仿照货币的式样、票面、图案、颜色、质地和防伪标记等特征,使用描绘、复印、影印、制版印刷和计算机扫描打印等方法,非法制造假货币、冒充真货币的行为。
    刑法条文
    第一百七十条伪造货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伪造货币集团的首要分子;
    (二)伪造货币数额特别巨大的;
    (三)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伪造货币的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不满三万元或者币量在二百张(枚)以上不足三千张(枚)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伪造货币的总面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属于“伪造货币数额特别巨大”。
    行为人制造货币版样或者与他人事前通谋,为他人伪造货币提供版样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七条本解释所称“货币”是指可在国内市场流通或者兑换的人民币和境外货币。
    货币面额应当以人民币计算,其他币种以案发时国家外汇管理机关公布的外汇牌价折算成人民币。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5:5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