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关于土地租赁合同纠纷规定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
释义 | 土地租赁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为3年,中断情形包括履行请求、同意履行义务、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等。民事诉讼状应包括原告、被告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土地租赁合同纠纷的解决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关于土地租赁合同纠纷规定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土地租赁合同纠纷规定的诉讼时效是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土地租赁合同纠纷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五条【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三、土地租赁合同纠纷的诉讼状应该怎么写? 民事诉讼状 原告:姓名,民族,出生年月日,工作职务,居住地址,电话: 被告:同上(如果是单位要写明单位名称及地址和法定代表人的职务和姓名) 诉讼请求:---------------------------- 事实和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致 _____人民法院 原告人:_______(盖章) 法定代表人:_____(签章) ____年__月__日 附: 合同副本____份。 本诉状副本___份。 其它证明文件__份。 由此可见,土地租赁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适用于一般的诉讼时效,按照法律规定,土地使用权是可以依法对外出租的,但土地出租以后不能改变土地的用途,双方当事人可以根据土地租赁合同纠纷的具体情况选择解决方案。 结语 土地租赁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为3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受损害之日起计算,超过20年的不予保护。土地租赁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可以通过权利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等情形中断。在起诉时,民事诉讼状应包括原告和被告的个人或单位信息、诉讼请求以及事实和理由的详细陈述。根据具体情况,双方当事人可以选择适当的解决方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2018修正):第四章 沙化土地的治理 第三十一条 沙化土地所在地区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组织当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在自愿的前提下,对已经沙化的土地进行集中治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投入的资金和劳力,可以折算为治理项目的股份、资本金,也可以采取其他形式给予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2修正):第八章 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保护 第五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从事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预防措施,并负责治理因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v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预防土地沙化,治理沙化土地。国务院和沙化土地所在地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制定防沙治沙规划,并组织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2018修正):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三十四条 使用已经沙化的国有土地从事治沙活动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享有不超过七十年的土地使用权。具体年限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使用已经沙化的集体所有土地从事治沙活动的,治理者应当与土地所有人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具体承包期限和当事人的其他权利、义务由承包合同双方依法在土地承包合同中约定。县级人民政府依法根据土地承包合同向治理者颁发土地使用权证书,保护集体所有沙化土地治理者的土地使用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