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法中网络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
释义 | 网络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达到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另外,二年内多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未经处理,诈骗数额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 法律分析 网络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达到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另外,二年内多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未经处理,诈骗数额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 拓展延伸 网络诈骗罪的刑事责任与量刑准则 网络诈骗罪是指以非法获取财物为目的,利用计算机网络或其他信息网络方式,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假冒他人身份等手段,欺骗他人,非法占有财物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网络诈骗罪的刑事责任与量刑准则主要根据以下因素确定:犯罪手段的恶劣程度、犯罪手段的专业性、犯罪所得的金额、被害人的人身财产损失、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等。一般情况下,网络诈骗罪的刑事责任包括拘役、有期徒刑和罚金,并根据犯罪的具体情节和情况进行量刑。司法机关在立案时会综合考虑上述因素,依法判断是否符合立案标准并进行相应的刑事追究。网络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主要是以犯罪事实是否成立、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否符合刑法规定为依据。 结语 网络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主要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来确定的。根据该意见规定,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并且诈骗公私财物价值达到三千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达到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此外,如果在两年内多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且未经处理,诈骗数额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也应依法定罪处罚。因此,在立案时,司法机关会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并依法判断是否符合立案标准,进行相应的刑事追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六十七条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十二条 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实施前款行为,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二十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一百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上述方式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五条 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 (一)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二)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三)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 (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