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无法被认定为立功的情况有哪些? |
释义 | 立功的三种情形:1、非犯罪分子实施的行为;2、未指明具体犯罪事实的"揭发"行为;3、犯罪分子提供的线索或协助对其他案件或犯罪分子的抓捕无实际作用。立功的四种来源线索、材料:1、非法获取的;2、原职务获取的;3、他人违规提供的;4、利用职务便利提供的。根据刑法第68条第1款,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提供线索、阻止犯罪、协助抓捕、有其他有利表现的应认定为立功。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的可从轻处罚。 法律分析 三种情形不能认定为立功: 1、非犯罪分子本人实施的行为。 2、没有指明具体犯罪事实的“揭发”行为。 3、犯罪分子提供的线索或者协助行为对于其他案件的侦破或者其他犯罪分子的抓捕不具有实际作用的。四种来源线索、材料不得认定为立功:1、本人通过非法手段或者非法途径获取的。2、本人因原担任的查禁犯罪等职务获取的。3、他人违反监管规定向犯罪分子提供的。 4、负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提供的。根据刑法第六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犯罪分子到案后有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包括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分子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经查证属实;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经查证属实;阻止他人犯罪活动;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具有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表现的,应当认定为有立功表现。共同犯罪案件的犯罪分子到案后,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事实的,可以酌情予以从轻处罚。 拓展延伸 无法被认定为立功的情况:法律上的免责和无罪推定 无法被认定为立功的情况包括法律上的免责和无罪推定。在法律体系中,免责原则确保在特定条件下,个人或组织不承担刑事责任。例如,紧急避险行为、正当防卫和合法自卫等情况下,个人可能被免除立功的责任。此外,无罪推定原则认定被告人在未被法庭判决前应被视为无罪。这意味着除非被告人被法庭证明有罪,否则应被视为无罪。免责和无罪推定是法律保护个人权益和确保公正审判的重要原则,以确保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结语 根据刑法第六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犯罪分子在特定情况下进行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提供重要线索或协助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等行为,应被认定为有立功表现。然而,有些情况下无法认定为立功,如非犯罪分子实施的行为、没有具体犯罪事实的揭发行为以及对其他案件侦破或抓捕没有实际作用的行为等。此外,法律上的免责和无罪推定原则也是确保公正审判和保护个人权益的重要原则。这些原则的存在旨在确保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同时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三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八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