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怎么认定? |
释义 | 律师解答: 首先,农村一户居民只能用有一块宅基地,也就是所谓的一户一宅其次对“户”的认定,应当循以下原则; (一)夫妻间分户的只能认定一户:离婚满三年以上的可以认定分户; (二)户口未迁移的外嫁女和未达法定婚龄的子女不能与父母分户; (三)丧偶(须出示已故配偶死亡证明)未再婚无子女的可以认定为一户; (四)农户只有一个子女的,父母与子女共同申请,不得另行分户; (五)农户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子女,但只有一个儿子的,父母随儿子共同申请,不得另行分户; (六)农户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儿子,儿子结婚的,赔养对象应当与赔养人之一共同申请分户认定; (七)农户二女户,无计划外生(抱)养养的,女儿已结婚且男方入并承担养女方父母义务的,养对象应当与养人之一共同申请分户认定; (八)夫妻一方为城镇居民,已享受国家相关住房优事政策(含住房公积金房改房集资建房经济适用房、两限房)的,不再安排建房宅基地; (九)农村五保户家庭已享受国家"保吃、保察、保医、保住、保幕优抚政策的,不再安排建房宅基地; (十)分户认定严格实行申请、审核、公示制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户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农村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保障农村村民实现户有所居。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