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遗赠扶养协议一定要公证吗? |
释义 | 遗赠扶养协议公证非必需,但可证明真实性和合法性。协议规定被扶养人可使用财产但不能处分,如违约可解除协议并补偿费用。扶养人需履行抚养义务,否则法院可剥夺受遗赠权或限制遗赠财产。协议解除后,违约方无权享受遗赠或补偿,需偿还扶养费用。遗嘱抚养协议是双方履行法律义务的协议,违约会导致侵犯权益,可通过司法手段解决。 法律分析 一、遗赠扶养协议一定要公证吗? 遗赠扶养协议并不一定要进行公证,遗赠扶养协议公证公证是指机关根据遗赠人和扶养人的共同申请,对其双方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6申请办理遗赠扶养协议公证,遗赠人和扶养人必须同时到有管辖权的公证处提出申请。遗赠扶养协议公证是国家公证机构,根据申请人申请,依法证明当事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 遗赠扶养协议是遗赠人和扶养人为明确相互间遗赠和扶养的权利义务关系所订立的导言。需要他人扶养,并愿将自己的合法财产全部或部份遗赠给扶养人的为遗赠人;对遗赠人尽扶养义务并接受遗赠的人为扶养人。办理遗赠扶养协议公证应遵循老有所养、扶养人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办理遗赠扶养协议公证,由遣赠人住所地公证处受理。 二、遗赠扶养协议的具体效力是什么? 被扶养人对协议中指明的财产,在其生前可以占有、使用,但不能处分。如果遗赠的财产因此而灭失,扶养人有权要求解除遗赠扶养协议,并要求补偿已经支出的扶养费用。扶养人必须认真履行抚养义务。如果扶养人不尽扶养义务,或者以非法手段谋取被扶养人的财产,经被扶养人的亲属或有关单位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剥夺扶养人的受遗赠权。如果扶养人不认真履行扶养义务,致使被扶养人经常处于生活困难、缺乏照料的情况时,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对遗赠财产的数额给予限制。在此期间如因一方反悔而使协议解除时,便发生两种法律后果:一是扶养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协议规定的义务,导致协议解除的,不能享受遗赠的权利。其已支付的扶养费用,一般也不予补偿。二是受扶养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协议,致使协议解除的,则应适当偿还扶养人已支付的扶养费用。 遗嘱抚养协议可以认定为遗赠方与抚养方就有关情况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的协议,双方是需要履行规定的法律义务的,如果一方不履行规定的义务,那么必须会导致侵犯另一方的权益,具体情况下可以通过司法的手段来进行合法的处理。 结语 遗赠扶养协议的公证并非必须,公证是指公证机关依法证明遗赠人和扶养人签订的协议真实合法的活动。遗赠扶养协议是遗赠人和扶养人为明确双方遗赠和扶养的权利义务关系所订立的协议。协议生效后,被扶养人可以使用遗赠财产,但不能处分。如果扶养人未履行扶养义务或以非法手段谋取财产,法院可剥夺其受遗赠权。如果扶养人未认真履行义务,导致被扶养人生活困难,法院可限制遗赠财产数额。协议解除时,违约方需承担相应后果。遗赠扶养协议可视为遗赠方与抚养方达成的法律义务协议,一方不履行义务将侵犯另一方权益,可通过司法手段合法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法定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 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 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 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遗产的处理 第一千一百五十条 继承开始后,知道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应当及时通知其他继承人和遗嘱执行人。继承人中无人知道被继承人死亡或者知道被继承人死亡而不能通知的,由被继承人生前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负责通知。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