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缓刑期间的刑罚标准是什么?
释义
    缓刑是指法院决定缓期执行刑罚,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接受社区矫正,期满后刑罚不再执行。缓刑考验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有期徒刑不少于一年,拘役不少于两个月。缓刑期间托管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监管。如果没有违反缓刑管理规定,缓刑考验期满后,刑罚不再执行。
    法律分析
    缓刑是指法院在判决时决定缓期执行刑罚,缓刑考验期限内,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间接受社区矫正,缓刑考验期满后,如果刑法第七十七条没有规定的情况不存在,原判的刑罚将不再执行,并公开宣告。
    一、办理缓刑有期徒刑考验期怎么计算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一年。《刑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第七十六条规定,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二、缓刑托管如何办理
    缓刑期间托管由原执行地的社区矫正机构委托现居地的社区矫正机构代为监管。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违反缓刑管理规定情形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宣告。
    拓展延伸
    刑法对缓刑是如何规定的
    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院判决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刑法规定的特殊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法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刑法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使用缓刑确实不至在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数罪并罚的案件一般也不判处缓刑。
    结语
    缓刑考验期满后,原判刑罚将不再执行,并公开宣告。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一年,缓刑期间托管由原执行地的社区矫正机构委托现居地的社区矫正机构代为监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三条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第七十六条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3: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