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房屋过户和遗产过户需要缴纳多少税费? |
释义 | 1、房地产继承过户税费。由房屋评估价0.05%的合同印花税、100元的登记费、5元的权证印花税组成。 2、契税。法定继承人继承房地产,免契税,对非法定继承人根据遗嘱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的,需要缴纳契税1.5%。 二手房买卖过户税费由谁承担 二手房买卖过户税费双方都需要承担,具体如下: 买方承担的部分: 1、契税: 90平米以下的普通住宅,为成交价的百分之1,若查实买方不是唯一住房的按成交价的百分之3征收;90平米到144平米的普通住宅为成交价的百分之1.5,若查实买方不是唯一住房的按成交价的百分之3征收;144平米以上的住宅按成交的百分之3征收;若买方购买的房产是非普通住宅或者是非住宅则缴纳交易总额的百分之3。 2、印花税: 税率为百分之1,买卖双方各自承担一半。 3、测绘费、交易手续费、登记费。 卖方承担的部分: 1、营业税: 税率百分之5.55。转让出售购买时间不足5年的非普通住宅按照全额征收营业税,转让出售购买时间超过5年的非普通住宅或者转让出售购买时间不足5年的普通住宅按照两次交易差价征收营业税,转让出售购买时间超过5年的普通住宅免征营业税。 2、个人所得税: 税率交易总额百分之1或两次交易差的百分之20。征收条件以家庭为单位出售非唯一住房需缴纳个人房转让所得税。如果是家庭唯一住宅但是购买时间不足5年则需要以纳税保证金形式先缴纳,若在一年以内能够重新购买房产并取得产权则可以全部或部分退还纳税保证金,具体退还额度按照两套房产交易价格较低的百分之1退还。 3、印花税: 税率为百分之1,买卖双方各自承担一半。 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 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承受的单位和个人为契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缴纳契税。 第三条契税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契税的具体适用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规定的税率幅度内提出,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依照前款规定的程序对不同主体、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住房的权属转移确定差别税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三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 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应税凭证、进行证券交易的单位和个人,为印花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缴纳印花税。 车辆遗产继承多久过户 民法典对房产继承后过户时间没有作出规定,继承房屋需要办理过户手续,而过户登记一般是30天内完成。 《民法典》 第二百零九条【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效力】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二十条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自受理登记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办结不动产登记手续,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动迁安置房买卖税费是多少,安置房过户总共要交多少费 动迁安置房,是政府进行城市道路建设和其他公共设施建设项目时,对被拆迁住户进行安置所建的房屋。 动迁安置房买卖税费: 1、契税:房款的1.5%(面积在144平米以上的需要缴纳3%,面积在90平米以下并且是首套房的可以缴纳1%);2、交易费:3元/平方米;3、测绘费:按各区县具体规定;4、权属登记费及取证费:按各区县具体规定,一般情况是在200元内。 二、安置房过户总共需要交的费用 1、交易手续服务费。2、登记费。3、土地收益金。5、契税。6、印花税。7、营业税及附加。8、个人所得税。 房屋买卖合同没有过户怎么办? 房屋买卖合同签订后,卖方不办理过户手续的,买方可以直接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强制性的让对方进行过户手续的。 房屋过户流程怎么样 房屋过户手续如下: 1、准备房产过户资料。 2、申请材料准备好后,须到房产局,填写一些表格和一个存量合同,存量合同上面的金额一定要和签订合同上面的金额一样。 3、房产过户的申请材料都交给房产局后,房产局会给予一个回执单,按照回执单上面说明的日期去缴纳税金,一般需要十五个工作日左右。 4、房产过户税金缴纳完毕后便可拿到房产证。 《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第十七条:因房屋买卖、交换、赠与、继承、划拨、转让、分割、合并、裁决等原因致使其权属发生转移的,当事人应当自事实发生之日起90日内申请转移登记。提交相关资料。 该内容由 吴娜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