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人身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是多长? |
释义 | 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可通过提起诉讼、当事人要求和一方同意履行义务三种法定事由中断;对于严重伤情需要长期治疗的受害者,需在一年内提起诉讼,后续产生的医疗费等损失需在重新计算的一年内再次起诉。 法律分析 一、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一般为多长时间 1、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人身损害属于民法中的一般侵权,对于一般侵权行为,法律明确规定了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诉讼时效中断有哪三种法定事由 1、提起诉讼; 2、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 3、一方同意履行义务。 但对于人身损害伤情严重且须长时间治疗的受害者来说,在离事故发生日一年提起诉讼,即意味着受害者要在治疗期间提起诉讼,且受害者只能对已经实际产生的医疗费、护理费等损失提起诉讼,而此时受害者正接受治疗,对于提起诉讼后受害者继续产生的医疗费、护理费等损失,意味着受害者还需在第一次起诉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的一年内再次起诉。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可以通过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一方同意履行义务等法定事由中断。对于严重伤情需要长时间治疗的受害者来说,需在治疗期间内提起诉讼,并注意重新计算诉讼时效期间。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六条 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一条 因生命、身体、健康遭受侵害,赔偿权利人起诉请求赔偿义务人赔偿物质损害和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本条所称"赔偿权利人",是指因侵权行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 本条所称"赔偿义务人",是指因自己或者他人的侵权行为以及其他致害原因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二十四条本解释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施行后发生的侵权行为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本解释。 本院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本决定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