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借款人去世时债务的清偿问题 |
释义 | 借款人死亡后,继承人继承借款人名下财产,需偿还借款人未偿还债务。债权人有权继续追偿债务。法定继承适用于遗嘱继承人或受遗赠人放弃继承/受遗赠、丧失继承/受遗赠权、先于遗嘱人死亡/终止、无效遗嘱部分涉及的遗产、未处分的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中借款人死亡债务如何处理 借款人死亡后,其名下财产由继承人继承,继承人在所继承的财产范围内偿还借款人生前未偿还的债务。所以,就算债务还未还清就死亡,也不影响债权人继续追偿债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第一千一百五十九条分割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但是,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二、法定继承的适用范围 1.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 2.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或者受遗赠人丧失受遗赠权; 3.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或者终止; 4.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 5.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拓展延伸 借款人去世后,债务的继承与清偿问题 借款人去世后,债务的继承与清偿问题是一个涉及法律和财务方面的重要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借款人的债务在其去世后并未消失,而是由其遗产承担。根据继承法和民法典的规定,债务将由借款人的继承人来承担和清偿。继承人可以是借款人的亲属、配偶或法定继承人。在清偿债务时,继承人可以通过使用借款人的遗产来偿还债务,包括房产、车辆、存款等。然而,如果借款人的债务超过其遗产的价值,继承人可能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清偿剩余债务,例如出售遗产或与债权人进行协商。因此,对于借款人去世后的债务清偿问题,继承人需要仔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与专业律师进行咨询,以确保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债务的妥善清偿。 结语 继承人继承借款人的债务,确保债权人的权益得到保护。根据继承法和民法典的规定,借款人去世后,债务并未消失,而是由继承人承担和清偿。继承人可以使用遗产来偿还借款人的债务,但如果债务超过遗产价值,需采取其他方式清偿。继承人需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合法权益和债务妥善清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二章 借款合同 第六百七十七条 借款人提前返还借款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应当按照实际借款的期间计算利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二章 借款合同 第六百七十六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二章 借款合同 第六百七十条 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