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什么是离婚案件法院诉前调解
释义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因此,对离婚案件进行调解是法律程序的要求。实践中,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时,在庭前、诉中、庭后均可安排调解,其中法院安排庭前调解的情况非常多。如果双方能在庭前调解达成一致,首先,能够有效地节约司法成本和提高诉讼效率;其次,能够尽快解决当事人的婚姻问题,也让当事人尽快摆脱诉讼带来的婚姻的不稳定性,使双方回归正常的生活状态;再次,无论调解后双方达成是离婚或者不离婚的决定,都有助于缓和双方关系,降低对当事人本人及子女的伤害。
    一、庭外和解流程是怎样的?
    第一阶段:诉前调解。
    诉前调解,顾名思义就是起诉前的调解。具体而言,就是申请人下定决心走进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时,法院并不立即立案,
    而是将申请人的起诉材料收下,开一个已收取材料的单子给申请人,在45天内会通知能否成功立案。
    法院这边的工作程序是将收取的立案材料直接分到承办法官手中,由法官先与被告联系,确认被告地址和身份是否正确。然后会通知双方当事人一起到法院接受法官主持下的诉前调解。
    整个诉前调解过程,类似于一场法院谈话,法官会询问双方的基本情况、离婚的原因、夫妻财产的基本情况以及是否第一次诉讼等问题。如果法院能够调解离婚,会当庭开出交诉讼费的单据,让当事人补交诉讼费后,出具调解书来解除双方婚姻关系。
    如果当庭调解和好,则将立案材料退回,无需缴纳任何费用。如果调解失败的话,法院也会开出交纳诉讼费的单据给原告,
    让原告预先缴纳相关费用,案件算是立案成功。
    对于离婚的案件,原则上他们都会进行诉前调解,其他的法院进行庭前调解的可能性比较大。
    第二阶段:庭前调解。
    庭前调解是指在立案成功后,正式开庭审理前,承办法官一般会召集对方当事人一起到法院接受法官主持下的调解,。
    庭前调解是法院希望在开庭审理前,能够通过法官耐心的说服工作来化解双方的矛盾,和好或友好分手。
    大部分的法院对于庭前调解一般会征求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如果一方明确表示不愿意接受调解,那么法官会省去这道环节,直接进入开庭审理程序。
    第三阶段:诉中调解。
    对于第一次起诉离婚的案件,如果没有法定离婚的理由,法院会着重于进行调解和好的工作。
    在被告不同意离婚的情况下,有可能一上来就给原告做工作,动员撤诉,再给对方一次机会。
    如果对方同意离婚,那么法官就不会对感情部分继续深究,而会直接进入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等实质性问题。
    二、女方离婚男方不同意离婚应该怎么办
    女方离婚男方不同意离婚的,女方不能再办理协议离婚手续,女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解除婚姻关系。法院在受理该离婚案件后,可以就离婚问题对双方先进行庭前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判决双方离婚。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当事人分居的时间又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