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监察投诉的有效期限是多长? |
释义 | 劳动监察投诉时效: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法行为的查处时效为2年,投诉时效为5个工作日。劳动仲裁时效为1年,但员工可在案发后的两年内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这些规定有利于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加快劳动保障案件处理速度。 法律分析 去劳动监察投诉时效 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时效不能超过两年,劳动仲裁不能超过一年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第二十条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 前款规定的期限,自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关于实施若干规定》第十八条对符合下列条件的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投诉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依法受理,并于受理之日立案查处:(一)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发生在2年内的;(二)有明确的被投诉用人单位,且投诉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是被投诉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所造成的;(三)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职权范围并由受理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 对不符合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投诉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通知投诉人。 对不符合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投诉,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当告知投诉人补正投诉材料。 原劳动部制定的《劳动监察规定》中没有对劳动监察的调查期限作规定,《条例》实施后,明确了调查期限。此次《若干规定》又规定了受理的期限,以及不予以受理的期限,这使得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处理完毕,有利于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结案时间越短越好,可追查的时间是越长越好。劳动仲裁60天的时效期,往往会使不了解劳动保障政策的员工错失了仲裁维权的良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劳动争议的内容又属于劳动监察的范围,员工还可以在案发后的两年内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举报,同样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语 劳动保障监察的投诉时效很重要,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投诉时效不能超过两年,劳动仲裁时效不能超过一年。新颁布的《若干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投诉受理和不予受理的期限,有利于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尽管劳动仲裁时效较短,但员工可以在案发后的两年内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举报,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劳动保障监察中,尽早解决问题是最好的选择,同时也应确保能够追溯到更长的时间范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五章 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 第四十三条 用人单位在招录(聘)过程中,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限定为男性或者规定男性优先; (二)除个人基本信息外,进一步询问或者调查女性求职者的婚育情况; (三)将妊娠测试作为入职体检项目; (四)将限制结婚、生育或者婚姻、生育状况作为录(聘)用条件; (五)其他以性别为由拒绝录(聘)用妇女或者差别化地提高对妇女录(聘)用标准的行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