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飞机延误赔偿标准是什么?
释义
    飞机延误赔偿规定:航班延误超过4小时至8小时,可获得100元至200元的补偿;延误超过8小时,补偿金额不超过200元。乘客可向民航总局投诉处理不当的航空公司,被投诉多的公司将被取消航班飞行权。非承运人原因造成的延误不补偿住宿,但承运人原因造成的延误超过4小时将提供餐饮服务。换乘高铁不需补偿,旅客霸机延误时间不计入补偿。延误4-8小时可获得300元等值补偿,延误8小时以上可获得450元等值补偿。
    法律分析
    飞机延误赔偿怎么办理
    航班延误是指航班降落时间比计划降落时间(航班时刻表上的时间)延迟30分钟以上或航班取消的情况。
    据民航总局出台《国内**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延误给予旅客经济补偿》(以下简称《延误补偿》)的政策,**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必须给予乘客补偿。其中,航班延误时段分4小时至8小时、8小时以上两种,补偿标准在100元至200元之间,各个**公司可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确定各自补偿的标准。例如,延误4小时至8小时,既可以补偿100元,也可以补偿150元甚至是200元。而延误8小时以上,补偿金额不超过200元。
    航班延误赔偿标准
    另据悉,乘客在乘坐飞机时,如果航班延误后,**公司处理不当的,可向民航总局投诉。被投诉多的**公司,将被民航总局取消其在本地的航班飞行及申请权。目前航班延误的原因有几个:天气原因、机械故障、人为原因等。**公司自身原因造成航班长时间延误,之后又因服务不到位引发乘客群体投诉的,管理部门将在查实后,取消相关该**公司经营航班的经营许可。
    非承运人原因致延误不补偿、不包住宿
    任何原因造成航班在经停站延误,**公司应根据需要向经停旅客提供免费的餐饮服务和住宿场所,如航班备降。
    延误4小时以上才有现金补偿,由于承运人原因造成航班延误、取消,客票的退、改、签费用由**公司承担。
    **公司应根据延误时间向旅客提供免费的餐饮服务和休息场所。延误预计在1—4小时以内(含4小时)的航班,及时向旅客提供餐饮。
    换乘高铁无需补偿
    **公司在客票列明的离站时间24小时前已通知旅客航班取消,旅客接受变更航班或者选择退票,将无需补偿。
    如向旅客提供其他航班或其他运输方式,使旅客在原预计到达时间之后4小时内到达最终目的站,但旅客放弃该服务,也无需补偿。例如,武汉飞广州航班取消,**公司安排旅客武广高铁到广州,则无需补偿。
    旅客霸机延误时间不纳入补偿
    依据规范,由于旅客拒绝上、下机造成的航班延误时间,不计入承运人原因造成的累计延误时间。
    飞机延误4-8小时(含8小时),**公司还需向旅客提供价值300元的购票折扣、里程或其他方式的等值补偿,或是人民币200元。延误8小时以上则要向旅客提供价值450元的购票折扣、里程或其他方式的等值补偿,或是人民币300元。
    结语
    航班延误赔偿需遵循相关政策规定。根据民航总局的《延误补偿》政策,航班延误时长分为4-8小时和8小时以上两种情况,补偿标准在100元至200元之间。若航班延误由非承运人原因造成,不提供住宿和补偿。若航班延误超过4小时,承运人应提供餐饮服务。若航班取消,客票退、改、签费用由承运人承担。旅客霸机不计入延误时间。延误4-8小时,可提供300元等值补偿;延误8小时以上,可提供450元等值补偿。请旅客了解相关规定并妥善维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2021修正):第九章 公共航空运输 第二节 运 输 凭 证 第一百零九条 承运人运送旅客,应当出具客票。旅客乘坐民用航空器,应当交验有效客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2021修正):第九章 公共航空运输 第二节 运 输 凭 证 第一百一十条 客票应当包括的内容由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规定,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出发地点和目的地点;
    (二)出发地点和目的地点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而在境外有一个或者数个约定的经停地点的,至少注明一个经停地点;
    (三)旅客航程的最终目的地点、出发地点或者约定的经停地点之一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照所适用的国际航空运输公约的规定,应当在客票上声明此项运输适用该公约的,客票上应当载有该项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2021修正):第九章 公共航空运输 第三节 承运人的责任 第一百二十六条 旅客、行李或者货物在航空运输中因延误造成的损失,承运人应当承担责任;但是,承运人证明本人或者其受雇人、代理人为了避免损失的发生,已经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或者不可能采取此种措施的,不承担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4: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