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职务犯罪案件中,如何保护被害人和公众的安全? |
释义 | 法律分析: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或者利用职务之便,侵占、贪污、受贿等犯罪行为。这样的犯罪行为不仅会严重损害国家和公民的利益,也会对被害人和公众的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为了保护被害人和公众的安全,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监管: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严格监督,及时发现和制止职务犯罪行为。 2.保护举报人:对于揭发职务犯罪的举报人,应给予法律和社会保护,鼓励其积极参与打击职务犯罪。 3.加强法律惩治:依法对职务犯罪者进行惩处,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侵占公共财物、重大责任事故、枉法仲裁等情形严重的,以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玩忽职守罪、滥用职权罪等追究刑事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十九条:公职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职或者降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并追究刑事责任。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条:人民法院应当及时查明案件事实,保护被害人、证人和辩护人的合法权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