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渎职犯罪的具体类型有哪些? |
释义 | 渎职犯罪主要包括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和徇私舞弊三个属性。滥用职权包括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私放在押人员和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等罪行;玩忽职守包括环境监管失职、传染病防治失职、珍贵文物损毁等罪行;徇私舞弊包括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等罪行。渎职罪的对象具有特殊性。 法律分析 渎职犯罪包括: 1、体现出滥用职权之属性,比如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私放在押人员罪、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等; 2、体现出玩忽职守之属性,比如环境监管失职罪、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等; 3、体现出徇私舞弊之属性,比如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罪、商检徇私舞弊罪等。渎职罪所处罚的对象具有特殊性。 拓展延伸 渎职犯罪:揭示渎职行为的法律界限 渎职犯罪是指公职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违反法律、规章或职责要求,导致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的行为。具体类型包括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贪污受贿是指公职人员利用职权或地位,非法收受财物或索取财物的行为;滥用职权是指公职人员滥用职权或超越职权范围,谋取私利或给他人造成损害;玩忽职守是指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中故意或严重不负责任,导致重大损失或后果。了解渎职犯罪的具体类型有助于揭示其法律界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和打击腐败现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法治秩序。 结语 渎职犯罪涵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和徇私舞弊等行为,给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带来损害。了解其具体类型有助于加强监督和打击腐败现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法治秩序。 法律依据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如下: 第三百九十七条【滥用职权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第三百九十八条【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 第四百条【私放在押人员罪】司法工作人员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的。 第四百零三条【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对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公司设立、登记申请或者股票、债券发行、上市申请,予以批准或者登记,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第四百零八条【环境监管失职罪】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第四百零九条【传染病防治失职罪】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 第四百一十二条【商检徇私舞弊罪】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伪造检验结果的。 第四百一十三条【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罪】动植物检疫机关的检疫人员徇私舞弊,伪造检疫结果的。 第四百一十八条【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 第四百一十九条【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