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肇事逃逸又自首交警怎么处理
释义
    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会带来多方面不利后果,包括民事赔偿责任的加重、行政处罚的罚款、拘留和吊销驾驶证,以及刑事责任的严厉刑罚。逃逸会导致肇事者在民事、行政和刑事方面承担更大责任,违法成本高。因此,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应避免选择逃逸,以免面临严重后果。
    法律分析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会产一诸多不利后果。交通事故逃逸后自首的可以减轻刑罚的一个条件。交通事故逃逸的处罚如下:
    首先,是民事赔偿责任方面。通常情况下,交警会根据事故各方的过错来认定各方当事人应承担的责任比例。而在肇事逃逸的情况下,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逃逸的当事人应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除非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逃逸方的责任。也就是首先推定逃逸方负全责,有相反证据的情况下才能减轻部分责任。显然,逃逸会加大肇事者的民事赔偿责任。
    其次,是行政处罚方面。在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如果当事人没有违章,则不会受到行政处罚。如果一方逃逸,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逃逸者会被处以200元—2000元的罚款,并可能被处以15日以下拘留,更为严重的是,逃逸者会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最后,是刑事责任方面。首先是起刑点不同。一般交通肇事罪的起刑点是死亡一人或重伤三人以上且负主要或全部责任;而肇事后逃逸的,起刑点则为重伤一人以上且负主要或全部责任。其次,是刑罚不同。一般交通肇事的刑罚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逃逸会大大加重肇事者在民事赔偿、行政责任、刑事处罚三个方面的责任,违法的成本很高。从理性的角度来说,司机朋友万一发生交通事故,千万不要选择逃逸,因为它的后果可能会非常严重,甚至是牢狱之灾。
    拓展延伸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法律责任与处罚措施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是指肇事者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主动向相关部门或警方报案并承认自己的责任。根据我国法律,交通肇事逃逸属于违法行为,将受到法律追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的规定,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将面临刑事责任,可能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等刑罚。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交通肇事逃逸还将面临罚款、吊销驾驶证等行政处罚措施。因此,对于交通肇事逃逸者来说,自首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悔罪态度,但并不能完全免除法律责任和处罚。
    结语
    交通肇事逃逸会带来诸多不利后果,包括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根据法律规定,逃逸方将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并面临罚款、拘留和驾驶证吊销等处罚。此外,逃逸者还可能面临有期徒刑等刑罚。因此,逃逸会加重肇事者的法律责任,违法成本极高。作为一名律师编辑,我建议司机朋友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切勿选择逃逸,以免面临严重后果。自首可以表现悔罪态度,但并不能完全免除法律责任和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3:4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