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员工有权拒绝加班吗? |
释义 | 加班劳动者可以拒绝加班,但特殊情况下不得拒绝。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需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超过1小时或特殊情况下不超过3小时,每月不超过36小时。在自然灾害、事故、威胁生命安全、必须连续工作等紧急情况下,员工不能拒绝加班要求。但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女性员工,用人单位不能安排加班。协商是延长工作时间的前提,强制加班是违法的。 法律分析 一、公司让加班劳动者可以拒绝加班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1条的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根据劳动部关于印发《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第71条规定,协商是企业决定延长工作时间的程序,企业却因生产经营需要,必须延长工作时间时,应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协商后,企业可以在劳动法限定的延长工作时数内决定延长工作时间,对企业违反法律、法规强迫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劳动者有权拒绝。 二、哪些情形不能拒绝加班 因延长劳动时间发生劳动争议,可以提请劳动仲裁予以处理。但须注意的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受协商程序限制,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加班的,劳动者不能拒绝: 1、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2、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 3、在法定节日和公休假日内工作不能间断,必须连续生产、运输或者营业的; 4、必须利用法定节日或公休假日的停产期间进行设备检修、保养的; 5、为完成国防紧急任务的; 6、为完成国家下达的其他紧急生产任务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哪些情形下不能安排加班 用人单位如欲安排员工加班加点,必须征得企业的工会及员工本人的同意。除此以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即使员工同意加班加点,用人单位也不可以安排员工延长工作时间。这主要是出于对某些特殊群体的弱势地位而言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女员工怀孕七个月以上,用人单位不能安排她们加班; 2、女员工在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能安排她们加班;哺乳期指的是女员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 根据上文的介绍,我们了解到若是公司需要员工加班的话,那么首先应当与员工协商,而不能直接就强制要求员工加班,这样的操作是违法的。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有自然灾害的发生,威胁到他人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的,这一情况下需要员工加班紧急处理,那么员工是不能拒绝公司的加班要求。 结语 在公司需要员工加班的情况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劳动部相关规定,首先应与员工协商并达成一致,不能直接强制要求加班。然而,在特殊情况下,如自然灾害威胁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等紧急情况下,员工不能拒绝公司的加班要求。在其他情况下,员工有权拒绝加班,如孕妇七个月以上、哺乳期内的女员工。总之,合理协商和保障员工权益是加班管理的重要原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三条 【工会在劳动合同解除中的监督作用】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三条 【无营业执照经营单位的法律责任】对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该单位或者其出资人应当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赔偿金;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