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务协议与劳务合同的分别 |
释义 | 劳务协议和劳动合同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合同。它们在合同主体、双方当事人关系、承担劳动风险责任的主体、法律干预程度和适用法律和争议解决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劳务合同的签订需要满足上述条件,否则可能会产生法律风险。 法律分析 劳务协议,又称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合同。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同主体不同。劳务合同的主体可以双方都是单位,也可以双方都是自然人,还可以一方是单位,另一方是自然人;而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确定的,只能是接受劳动的一方为单位,提供劳动的一方是自然人。 二、双方当事人关系不同。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在劳动关系确立后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须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双方之间具有领导与被领导、支配与被支配的隶属关系;劳务合同的一方无须成为另一方成员即可为需方提供劳动,双方之间的地位自始至终是平等的。 三、承担劳动风险责任的主体不同。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由于在劳动关系确立后具有隶属关系,劳动者必须服从用人单位的组织、支配,因此在提供劳动过程中的风险责任须由用人单位承担;劳务合同提供劳动的一方有权自行支配劳动,因此劳动风险责任自行承担。 四、法律干预程度不同。因劳动合同支付的劳动报酬称为工资,具有按劳分配性质,工资除当事人自行约定数额外,其他如最低工资、工资支付方式等都要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而劳务合同支付的劳动报酬称为劳务费,主要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价格及支付方式等,国家法律不过分干涉。 五、适用法律和争议解决方式不同。劳务合同属于民事合同的一种,受民法调整,故因劳务合同发生的争议由人民法院审理;而劳动合同纠纷属于劳动法调整,要求采用仲裁前置程序。 劳动合同怎么签订合法? 1、订立劳动合同的双方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订立劳动合同,是出于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3、劳动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等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签字属于形式要件,一般不影响劳动合同的效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综上所述是律师对劳务协议和劳务合同区别的解答, 结语 劳务协议和劳动合同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合同,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合同主体、双方当事人关系、承担劳动风险责任的主体、法律干预程度和适用法律和争议解决方式等方面。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在签订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些方面的问题,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