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有效合同要满足哪些法定条件 |
释义 | 有效合同,是指具备了合同的生效要件,能够产生合同当事人预期法律效果的合同。 有效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自然人签订合同,原则上须有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得亲自缔约,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签订。 2、意思表示真实。 意思表示真实,是指缔约人的表示行为应真实地反映其内心的效果意思,即其效果意思与表示行为相一致。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这里的法律,一方面应作扩大解释,既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法律,又包括国务院颁发的行政法规; 另一方面应作缩小解释,仅指其中的强行性规范,不包括任意性规范。 “社会公共利益”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通常指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凡是我国社会生活的政治基础、公共秩序、道德准则和风俗习惯等,均可列入其中。 一、如何认定合伙协议效力 具备以下条件的合伙协议有效: 1、合伙人具有相应的缔约能力; 2、合伙协议是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 3、合伙协议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公序良俗。 根据《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七条规定,合伙合同是两个以上合伙人为了共同的事业目的,订立的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协议。 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私人签订的合同的条件是什么 私人签订的合同应具备以下条件: 1、签订合同的双方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合同主体,保证合同的顺利履行; 2、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应当真实反映其内心的意思; 3、签订的合同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4、具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合同生效必须具备的形式要件。我国部分合同只有符合形式要求,才具备有效要件。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