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的责任有哪些? |
释义 |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责任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其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监护人应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职责,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可以是父母、祖父母、兄姐或其他亲属和朋友,若无法定监护人则由单位、居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担任。监护制度的目的是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权利,监护关系的主体具有特定性,内容具有法定性。 法律分析 一、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的责任有哪些? 《民法典》 第三十四条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 二、什么人可以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立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他们的监护人。 2、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者与未成年人关系密切的、愿意承担监护责任,又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其他亲属和朋友作为监护人。 3、若无上述法定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三、监护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1)设立监护制度有明确的目的性,即为了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和财产权利; (2)监护关系的主体具有特定性,即作为监护人的特定公民或社会组织与作为被监护人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之间具有特定性; (3)监护关系的内容具有法定性,即监护人对被监护人进行监督、保护的权利与义务来自法律的直接规定。 结语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依法履行职责,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其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及其他合法权益。监护人需最大限度尊重被监护人真实意愿,根据年龄和智力状况作出决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可为父母、祖父母、兄姐等,或经相关单位同意的亲友。监护制度旨在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和财产权利,其内容受法律明确规定,监护人对被监护人的监督与保护权利与义务源于法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二十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发现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疑似受到侵害或者其他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应当及时了解情况并采取保护措施;情况严重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民政、教育等部门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十八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的家庭生活环境,及时排除引发触电、烫伤、跌落等伤害的安全隐患;采取配备儿童安全座椅、教育未成年人遵守交通规则等措施,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交通事故的伤害;提高户外安全保护意识,避免未成年人发生溺水、动物伤害等事故。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十五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创造良好、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 共同生活的其他成年家庭成员应当协助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