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释义
    我国宪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包括平等、自由、选举权、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等。宪法第十三条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但国家在公共利益需要下可以依法征收或征用并补偿。
    法律分析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有: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政治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姓名、肖像、荣誉、名誉、隐私)权等基本权利。
    《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拓展延伸
    我国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与自由
    我国宪法作为最高法律文件,确立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自由。根据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出版、结社、宗教信仰自由,享有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私有财产权等基本权利。此外,宪法还保障了公民的平等权利,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和虐待。公民还享有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宪法还明确了公民的教育权利、劳动权利、社会保障权利等。这些权利的保障为公民提供了法律保障,使其能够自由、平等地发展和参与社会生活。公民应当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同时,国家也有责任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与自由,确保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治环境的稳定。
    结语
    我国宪法确立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自由,包括法律平等、政治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等。《宪法》还明确了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受法律保护,同时国家可依法对私有财产进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宪法为公民提供了广泛的权利保障,确保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治环境的稳定。公民应当自觉履行义务,国家也有责任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与自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21: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