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几年内不追究刑事责任
释义
    几年之内不追究刑事责任需要根据所判刑罚的法定最高刑而定。如果行为人所犯罪行的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则五年后不追究刑事责任;法定最高刑为五至十年的,十年后不追究刑事责任;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十五年后不追究刑事责任;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二十年后不追究刑事责任。
    一、刑事案件追诉期的时间是什么
    刑事案件追诉期限不再在下列期限内追诉。
    1、法定最高刑期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2、法定最高刑期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不满十年的,经十年;
    3、法定最高刑期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20年。二十年后认为必须起诉的,应当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二、刑事案件追诉时效怎么算
    刑事追诉时效的档次分为:五年、十年、十五年与二十年。具体有以下四种计算方法:
    1、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就不再追诉;
    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的,经过十年后就不再追诉;
    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的不再追诉;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以法定最高刑为标准,是指根据行为人所犯罪行的轻重,判定应当适用的刑法条款或相应的量刑幅度,按其法定最高刑来计算追诉期限。如果所犯罪行的刑罚,分别规定有几条或几款时,即按其罪行应当适用的条或款的法定最高刑计算;如果同一条或同一款中有 几个量刑幅度时,就按其罪行应当适用的量刑幅度的法定最高刑计算;如果条文只规定了 单一的量刑幅度,则按此条的法定最高刑计算。
    共同犯罪并非适用统一的追诉时效标准,而是按各共犯人应当适用的法定刑幅度,分别计算追诉期限。例如,甲、乙共同故意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甲为主犯,应适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法定刑,其追诉期限为15年。乙为从犯,应当减轻处罚适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法定刑,其追诉期限为5年。在共同犯罪的情况下,如果一部分人超过了追诉时效,另一部分人没有超过追诉时效,就只能对后者进行追诉。例如,甲以杀人故意、乙以伤害故意,共同对丙实施暴力,导致丙重伤。甲成立故意杀人(未遂)罪,乙成立故意伤害罪。经过15年后,只能追诉甲,而不能追诉乙。再如,A与B共 同犯故意杀人罪,根据案件情况,对A应适用“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法定刑,对B(从犯)应适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法定刑。经过15年后,只能追诉A,不能追诉B。对于结合犯,应当按照刑法对结合犯所规定的法定刑确定追诉时效的期限。对于想象竞合犯与牵连犯,应当按所触犯的各罪的法定刑分别计算追诉时效的期限;如果其中的重罪在追诉时效内,而轻罪超过了追诉时效,就按单一的重罪追诉,不再按想象竞合犯、牵连犯处理(个别说)。例如,甲于某日伪造国家机关公文(情节一般) 并骗取了数额特别巨大的财物,经过5年后,诈骗罪在追诉时效内,而伪造国家机关公文 罪已经超过了追诉时效。在这种情况下,仅追究单一的诈骗罪的刑事责任,伪造国家机关 公文的事实不得追诉、也不得作为从重量刑情节。“
    关于追诉时效,是指刑法规定的,对犯罪人进行刑事追究的有效期限,超过此期限,司法机关就不能追诉,即不能再追究刑事责任。
    三、起诉时效指的是什么
    起诉时效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犯罪已过起诉期限的,不再追究刑事责任。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犯罪不再在下列期限内起诉:
    1、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二十年。二十年后认为必须起诉的,应当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超过上述期限的,起诉时效终止,不再起诉。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八十九条
    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0:4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