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宅基地能否遗传?
释义
    宅基地不属于遗产,但建造在宅基地上的房屋属于村民个人所有,可被继承。宅基地使用权仅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用途为个人住宅,实行一户一宅制。宅基地取得是无偿的,不属于遗产,但房屋可以继承,继承人可继续使用宅基地。
    法律分析
    宅基地不属于遗产,不得继承,但建造在宅基地上的房屋属于村民个人所有,是可以被继承的。
    宅基地使用权具有如下特征:
    (1)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只能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
    (2)宅基地使用权的用途仅限于村民建造个人住宅。个人住宅包括住房以及与村民居住生活有关的附属设施,如厨房、院墙等。
    (3)宅基地使用权实行严格的“一户一宅”制。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建住宅,应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但如果涉及占用农用地的,应依照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4)福利性:宅基地的初始取得是无偿的
    我国《土地管理法》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宅基地是农民集体财产,村民个人只有使用权,而且这一使用权具有很强的人身依附性,即村民资格。
    在我国《民法典》有关遗产内容中,没有涉及宅基地的内容,可见,宅基地不属于遗产,不得继承,但建造在宅基地上的房屋属于村民个人所有,是可以被继承的。
    在我国农村,长期奉行地随房走的原则,村民继承了房屋,自然可以使用房屋下面的宅基地,因此宅基地虽然不能被继承,但是继承人可以通过继承宅基地上的房屋而继续使用宅基地,而不能单独继承宅基地。
    结语
    宅基地作为农民集体财产,其使用权具有特殊性。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宅基地不属于遗产,因此不能被继承。然而,建造在宅基地上的房屋属于村民个人所有,是可以被继承的。在农村地区,长期以来一直奉行地随房走的原则,继承人可以通过继承房屋来继续使用宅基地。因此,虽然宅基地本身不能被继承,但其上的房屋可以被继承,从而继续享有宅基地的使用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 继承 第三十一条 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 继承 第三十三条 遗嘱效力,适用遗嘱人立遗嘱时或者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国籍国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 继承 第三十二条 遗嘱方式,符合遗嘱人立遗嘱时或者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国籍国法律或者遗嘱行为地法律的,遗嘱均为成立。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21: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