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认定期间超过了怎么办? |
释义 | 如果发生工伤的劳动者确实是已经过了一年的工伤认定期限,那么劳动者可以用人单位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人身损害赔偿。 工伤认定是劳动者享受工伤赔偿的凭证,劳动者发生工伤后应及时去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的期限是从工伤的劳动者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 一、工伤赔偿期限是多久呢 工伤赔偿期限,是在认定发生工伤以后,一个月内,由企业或用人单位申请认定,超过一个月,企业或用人单位没有申请的,劳动者或其家属可以申请认定,在事故发生后一年内申报工伤,不能超过一年。在工伤确认下来后,就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然后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鉴定为职业病,所在用人单位理当自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工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天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职工或者其亲属、公会组织可以在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工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直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二、医院能开工伤证明吗? 在医院治疗的时候应当有门诊诊断,如果医院不给你开你可以到卫生局来投诉。要求卫生局督促给你开诊断证明。劳动者在工作期间或视为工作期间受伤的在工伤认定期限内按照工伤认定程序进行工伤认定的,如果工伤认定结果为确认工伤的,劳动者依法是可以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的。 三、工伤如何索赔 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后的维权程序极其复杂,并且周期特别长,首先工伤职工在保障伤情可以及时得到治疗的情况下,应及时搜集劳动关系的证据,工伤伤情诊疗的证据、和工伤事故发生事实的证据,作为后续维权的证据和依据,如果已备齐上述材料,律师建议工伤职工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权,主张工伤待遇:一、如果伤情不重,并且经咨询医生后,确认伤情对身体机能无严重影响,建议先与单位协商赔偿事宜,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合理数额,与单位进行协商赔付。二、如协商未果,或者伤情确实严重,不适宜协商处理的,工伤职工可自受伤之日起一个月内要求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如果用人单位拒绝申请,劳动者可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自行申请,切记期限为一年。三、如伤情较重,比如已经构成骨折等,可在病情稳定后向市一级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工伤职工依据鉴定结果,可确定是否可享受工伤伤残待遇。四、如用人单位没有购买工伤保险,工伤职工可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主张由用人单位来全额承担工伤赔偿待遇。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