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伤害未成年判多少年啊
释义
    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具体量刑需要结合犯罪动机、认罪态度等案情全部事实和证据因素确定。自首的,可以减轻处罚。及时委托辩护人,阅读案卷,调取有利证据,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可以争取缓刑。
    未成年犯故意伤害罪判多少年
    未成年犯故意伤害罪判多少年先看这个未成年人多少岁,如果是14岁以下,没有刑事责任,不用判刑。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也应当负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未成年犯故意伤害致死判多少年
    关于未成年犯故意伤害致死判多少年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未成年犯故意伤害致死判多少年
    1、未满十二周岁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不需要判处刑罚;
    2、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已满十四周岁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应当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4、对依照上述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故意伤害罪加重情节是怎样的
    (一)故意伤害罪的“致人重伤”情节认定:
    1、使人肢体残废或者毁人容貌的;
    2、使人丧失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机能的;
    3、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
    其中“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主要是指上述几种重伤之外的在受伤当时危及生命或者在损伤过程中能够引起威胁生命的并发症,以及其他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损伤,主要包括-脑损伤、颈部损伤、胸部损伤、腹部损伤、骨盆部损伤、脊柱和脊髓损伤以及烧伤、烫伤、冻伤、电击损伤、物理、化学或者生物等致伤因素引起的损伤等。
    (二)故意伤害罪的”致人死亡“情节认定
    这里所说的“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出于损害他人健康的故意而伤害他人,但由于被害人受到伤害后得不到及时或者有效的救治或者由于其他原因,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结果。
    因此,故意伤害他人并且造成他人重伤或者死亡的,是属于故意伤害罪的加重情节,要加重处罚的。
    三、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男子割断妻子的脚筋,侵犯了妻子的身体健康权。
    2、客观要件。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男子实施家庭暴力,采用非法手段,伤害妻子身体健康权,威逼其不得离婚。
    3、主体要件。故意伤害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事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能构成故意伤害罪。
    4、主观要件。行为人在犯故意伤害罪的时候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的。
    未成年人犯罪也是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未成年人不满十二周岁的,一般是免于刑事处罚的,对于年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就需要按照法律的规定依法被判处相应的量刑,不过对于未成年在量刑上会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
    轻微伤构成故意伤害罪吗?
    在故意伤害的情况下,其实很有可能给对方人身造成损害,而此时就有可能出现轻微伤的情况。我们知道要是故意伤害造成了轻伤、重伤或者死亡结果的,那一般会按照故意伤害罪来定罪处罚。不过轻微伤构成故意伤害罪吗?接下来,就这个问题为大家做出详细解答。
    一、怎样确定故意伤害罪的伤害程度
    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必须已造成了他人人身一定程度的损害,才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只是一般性的拳打脚踢、推拉撕扯,不会造成伤害结果的,则不能以故意伤害罪论处。伤害结果其表现可多种多样,有的是破坏了他人组织的完整性,如咬去鼻子、砍断手脚;有的是损害了他人器官的正常功能,如听觉、视觉、味觉丧失,精神失常等。
    就结果的严重程度而言,则有3种形态,即轻伤、重伤或死亡。如果没有造成轻伤以上的伤害如没有达到伤害等级或虽达到等级却属轻微伤,则不能以故意伤害罪论处。
    所谓轻伤,是指由于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器官结构的一定程度的损害或部分功能障碍,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于轻微伤害的损伤。
    所谓重伤,是指使人肢体残废或者毁人容貌,丧失听、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以及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损害的伤害。
    二、轻微伤构成故意伤害罪吗
    故意伤害罪的构成,除未遂形态外,都必须以造成被害人伤害为前提。刑法第234条对故意伤害罪的规定,只在第2款明确规定了“重伤”的一种情形,第1款实际上指的是故意伤害造成轻伤的情形。有人认为,损伤程度凡是未达到刑法第95条规定的重伤标准的就是轻伤;有伤害没有造成重伤的,就是造成轻伤的故意伤害罪,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对人体的损伤除了重伤害外,还包括轻伤和轻微伤害两种情况。
    故意伤害罪中的伤害,并不包括轻微伤害在内,在一般情况下,对被害人造成的损伤是轻伤还是轻微伤,决定了对人应否追究刑事责任,应否认定为故意伤害罪。因此,区分轻伤害与轻微伤害的界限是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区分轻伤害和轻微伤害主要应根据以下原则来进行:
    1、凡是损伤伴有轻度器官功能障碍,受伤当时或治疗过程中对生命均无危险,或治疗后只使劳动能力有轻度下降的,都属于轻伤;
    2、凡是损伤仅仅引起机体暂时和轻微的反应,基本不影响器官功能,一般均能自行修复的,就属于轻微伤害(表皮擦伤、剥脱、小范围的皮下血肿以及一些极轻微的骨折等)。
    轻伤害与轻微伤害区别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看其能否自行修复。一般说来,轻微伤害不需要专门的手术治疗,人体通过自身的代谢功能便能使其复原,或者仅采取简单的医疗手段和护理就能使伤势很快痊愈。而轻伤害在通常情况下都必须进行专门的治疗,有时还需要特殊护理。否则伤势就有可能恶化、感染或引起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但在无法认定为犯罪的情况下,并不代表对这样的行为就不处理了,多少这也算是违法行为,还是会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但却是治安管理方面的责任,一般是进行拘留处罚,同时还会做出相应的罚款。
    未成年人犯故意伤害罪判多少年
    未成年犯故意伤害罪判多少年先看这个未成年人多少岁,如果是14岁以下,没有刑事责任,不用判刑。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也应当负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末成年犯故意伤害罪判多少年
    末成年犯故意伤害罪判多少年要视不同情况而定。1.已满十六周岁的末成年人犯故意伤害罪,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已满十四周岁的末成年人,故意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已满十四周岁的末成年人,故意伤害他人致人死亡的,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教唆未成年犯罪判多少年
    关于教唆未成年犯罪判多少年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教唆未成年犯罪判多少年
    教唆未成年犯罪依法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并且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由于未成年人分辨是非的能力差,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进行犯罪活动,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同时,教唆未成年人犯罪也反映出教唆者之极大的主观恶性。因而相关法律规定,对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行为应从重处罚。
    当然,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犯罪的,教唆者属于间接正犯,应当对其单独按照所教唆的犯罪论处。教唆未遂的刑事责任原则。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怎么处理
    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所谓“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教唆犯的教唆没有起到使被教唆人产生犯罪意图,实施犯罪的作用,被教唆人既没有实施教唆犯教唆的犯罪,也没有实施其他犯罪,其教唆行为没有造成任何实际危害结果。二是被教唆人没有犯所教唆的罪,而犯了其他罪。不论哪一种情况,都是教唆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由于被教唆人没有实施所教唆的罪,教唆犯的教唆行为尚未造成实际的危害结果,或者虽造成危害结果,但与其教唆行为没有因果关系,因而对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根据规定,教唆他人犯罪拒不认罪的,只要证据充分就可以定罪,根据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教唆犯的处罚原则是什么
    一、教唆犯的处罚原则是什么
    根据我国刑法第29条的规定,确定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1、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这是对教唆犯处罚的一般原则,因此,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起次要作用的是从犯。
    2、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刑法之所以这样规定,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青少年,防止坏人唆使和利用青少年进行犯罪活动,因为不满18周岁的人,思想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容易听信坏人的挑唆而走上歧途。因此,对于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教唆犯,予以从重处罚,是完全必要的。
    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教唆未遂。因为被教唆的人没有犯所教唆的罪,教唆犯所预期的教唆结果没有发生。这在主观上表现为教唆没有得逞,在客观上表现为教唆犯的犯罪构成要件还不完全齐备。而且,教唆犯之所以没有得逞,是由于教唆犯意志以外的原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唆犯完全符合我国刑法中犯罪未遂的特征,应视为教唆未遂。
    二、教唆犯的成立条件有哪些
    1.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即被教唆的人)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否则不成立教唆犯,而成立间接正犯。例如,乙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且精神正常,如果甲教唆乙杀人,甲便是教唆犯;如果甲教唆乙盗窃,甲则是间接正犯(参见刑法第17条第2款)。
    2.必须有教唆行为教唆行为的实质是引起他的犯罪故意。如果教唆行为引起了被教唆人的犯罪故意,被教唆人进而实施了被教唆的犯罪行为,则教唆行为与被教唆人的犯罪行为构成共同犯罪;如果教唆犯实施了教唆行为,但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则教唆犯与被教唆的人不成立共犯,但教唆犯仍然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教唆行为的形式没有限制。既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还可以是示意性的动作。教唆行为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劝告、属托、哀求、指示、利诱、怂恿、命令、威胁、强迫等等。但如果威胁、强迫达到了使被教唆人丧失意志自由的程度,则成立间接正犯。教唆行为必须是唆使他人实施较为特定的犯罪的行为,让他人实施完全不特定的犯罪的,难以认定为教唆行为。但是,只要所教唆的是较为特定的犯罪,即使该犯罪的对象还不存在,而是以出现对象为条件的,也不失为教唆行为。如教唆怀孕的妇女在分娩后杀死婴儿的,也成立教唆行为。另一方面,教唆行为的成立不要求行为人就具体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手段等作出指示。
    3.必须有教唆故意
    教唆犯只能由故意构成,过失不可能成立教唆犯。一般来说,教唆犯认识到自己的教唆行为会使被教唆人产生犯罪故意进而实施犯罪,认识到被教唆人实施的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希望或者放任被教唆人实施犯罪行为及其危害结果的发生。
    关于教唆犯其实与那种传授他人犯罪方法的情况比较类似,但有些时候并不会认定为传授犯罪方法罪,主要还是考虑到了实际的情节不同。在对教唆犯进行处罚之前,要先了解清楚如果被教唆的人实际并不构成该罪的话,那么教唆之人就会可能被认定为间接正犯。比如,教唆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盗窃,此时教唆的人可能就会构成盗窃罪的间接正犯。
    
     该内容由 冯绍青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4 0:3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