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间借贷合同公证
释义
    民间借贷合同公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公证机构的介入有助于为当事人起草、修改、完善合同,弥补当事人相关法律的不足,审核其签订的合同的合法性、合理性,避免合同纠纷的发生,有效防止无效合同的发生,及时制止欺诈行为。
    2、公证机构对借款合同赋予强制执行效力,也就是说,对民间借贷合同进行公证并对其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其效力相当于法院的判决书效力。
    一、合同纠纷不公证怎么办
    合同纠纷不公证的话不用担心,没有什么影响,人民法院的宣判结果还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没有规定合同必须进行公证才具有法律的效力,依法签订的合同均具有法律效力,只要不是民法典规定的无效情形,合同都有效力。
    公证只是对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具有国家强制力的证明,有没有这样的证明与合同本身的有效性无因果关系,就是说没有公证的合同也可能是有效的。
    二、公证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公证的法律效力是指公证在法律上的效能和法律作用。对公证的法律效力,我国《民事诉讼法》和《公证暂行条例》均作了明确规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法定证据效力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明确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2、强制执行效力
    是指对公证机构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如债务人不履行,债权人可持公证书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而不再经过诉讼程序。对公证的这一效力,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八条作了明确规定。
    3、法律行为成立要件
    当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某些法律行为必须采用公证形式设立、变更或终止时,公证即成为相应的法律行为设立、变更、终止的必备要件。另外,如果按照国际惯例或当事人之间的约定,某些法律行为设立、变更或终止必须办理公证,则公证也成为其成立的要件。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公证法》第37条,对经公证的以给付为内容并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债权文书,债务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适当的,债权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前款规定的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18:2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