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怎么样才构成金融工作人员以假币换取货币罪?
释义
    构成金融工作人员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的要素是: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的行为。主体只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才能构成。本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
    一、持有假币的构成四要素
    刑法规定,持有假币罪的构成四要素是: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持有伪造的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4、本罪在主观为故意。
    二、构成变造货币罪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变造货币与伪造货币,是两种确有较大差异的行为。前者是对真正的货币予以加工而增加币值或币量的行为,其特点是假中有真;而后者则是仿照真币制造假币的行为,完全是以假充真。变造行为的手段、特点决定了其变造货币的数量是有限的,不可能与伪造货币的数量相提并论,因此变造货币的社会危害性也远小于伪造货币罪。尽管如此,变造货币也会使人们怀疑货币的信用,担心交易的安全,从而影响国家币制的稳定,因而变造货币行为同样侵犯了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在客体要件这一问题上,变造货币与伪造货币相比,只有侵犯程度的不同,而无实质上的差异。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
    所谓变造货币,是指行为人在真币的基础上,以真币为基本的材料,通过对其剪贴、挖补、拼凑、揭层、涂改等方法加工处理,致使原有的货币改变形态、数量、面值造成原货币开值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任何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上须由故意构成。即行为人必须明知是货币并进行变造以增大面值或增多币量的,才能构成本罪。
    5、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条
    三、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构成条件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与伪造货币罪侵犯的客体一致。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出售、购买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
    所谓出售伪造的货币,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以各种方式,通过各种途径以一定的价格卖出伪造的货币的行为;
    所谓购买伪造的货币,是指行为人以一定的价格用货币换取伪造的货币的行为;
    所谓运输伪造的货币,是指行为人主观上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使用汽车、航空器、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或者以其他方式将伪造的货币从甲地携带至乙地的行为。
    本罪属于选择性罪名,行为人只要实施上述行为之一的,即构成本罪,同时实施上述两个行为或三个行为的,也只按一罪论处,不定数罪实行数罪并罚。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
    由于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要以伪造货币罪从重处罚,因此本罪的主体实际上是伪造货币者以外的自然人。当然即便是伪造货币者以外的自然人,如果事先与伪造者通谋的,也构成伪造货币罪,而不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无论是出售、购买行为,还是运输行为,都必须是出于故意。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二款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7:29:24